下馬威?美論壇:如果中國禁止美加入中國空間站,美有權將其擊落嫦娥
作者: 小王 2025-06-18 20:00:31
閱讀(31)
美論壇:如果中國禁止美加入中國空間站,美有權將其擊落2025-06-1816:40·侃文的柯靜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具體資料贅述在文中結尾早在2015年,《時代》雜志的特約編輯克魯格就曾經說過:“美國不讓中國進入國際空間站,簡直是愚蠢的做法?!笨勺屓藳]想到的的是,在美國的論壇上,還有一個說法:“如果不讓美國加入中國空間站,那么美國將有權將其擊落”。那么,事實真是如此嗎?美國又為何如此“蠻橫”?拒之門外的歷史1990年,美國就聯合俄羅斯、日本、加拿大及11個歐洲航天局成員國啟動國際空間站計劃,準備打造出一個豪華的“太空俱樂部”??僧斨袊?994年正式申請加入時,卻被美國以“技術不達標”“投資不足”為由拒之門外,而且這扇門也并未真正為中國開啟。更是在2011年,美國國會就通過《沃爾夫條款》,以立法形式徹底切斷NASA等機構與中國在航天領域的任何合作可能,時任眾議員沃爾夫聲稱這是為防止技術泄露,但其實就是美國對中國航天的系統性封鎖。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面對美國技術封鎖,中國航天人員也是絲毫退縮,更是下定決心“既然你不讓我上國際空間站,那我就自己造一個?!蓖ㄟ^多年的努力,在2011年,天宮一號實驗艙成功發射,中國首次在太空實現載人交會對接,更是隨著2021年“天和”核心艙順利升空,就標志著中國天宮空間站正式進入建造階段。但中國空間站在建成后也是采取了與美國截然不同的策略,例如中國主動向全球科學家發出合作邀請,光是首批申請加入的27個國家中,就有18個成功通過審核,不過美國并不在名單之列。而且拒絕的理由也十分明確,那就是美國團隊提交的項目科研價值不足,且不符合中國空間站關于和平利用、科研門檻、宇航員中文溝通能力等硬性要求。技術反超要知道,中國空間站的誕生,是技術自力更生的里程碑,而且從“天和”核心艙到“問天”“夢天”實驗艙,中國航天團隊完成了完全自主的太空拼圖,甚至核心元器件全部國產化,100%自主可控,徹底擺脫了被“卡脖子”的風險。與國際空間站相比,這個年輕的空間站也展現出了多項技術優勢,例如搭載高效環保的霍爾推進器、性能更優的砷化鎵太陽能電池板,甚至配備了5G網絡系統,而老邁的國際空間站至今只有基礎通信的能力。更讓國際航天界矚目的是中國航天的持續突破,在2024年6月,嫦娥六號探測器首次實現月球背面采樣返回,帶回的月壤樣本甚至就連美國都未曾獲取。而且中國航天科研團隊平均年齡僅30歲出頭,而NASA“放眼望去卻都是一群大齡工作人員”,這種年齡結構的背后,也是人才梯隊與未來潛力的差距??勺屓藳]想的是,面對中國這樣的成功,美國網友竟然拋出“擊落空間站”的說法,要知道,根據1967年生效的《外層空間條約》,就明確規定:禁止在太空部署核武器或實施任何敵對行動。而且根據該條約第八條,中國作為天宮空間站的登記國,對其擁有完全且排他的管轄權,所以任何攻擊行為都是對國際和平的公然破壞。
再加上擊落擊落空間站還是災難性的瘋狂想法,畢竟天宮空間站在距地約400公里的軌道上,它還以每小時2.8萬公里的速度飛行,所以精確命中這樣一個高速目標,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更為嚴重的是,擊毀產生的數萬碎片將形成“太空垃圾云”,導致低地球軌道上的所有航天器面臨滅頂之災,甚至可能使近地軌道成為航天禁區。而且NASA早已警告過類似風險,并且還專門指出,太空垃圾對國際空間站及其他航天器的威脅正在急劇增加。要知道的是,美國網友的極端言論,主要是因為這個始建于1990年代的龐然大物,原定2024年退役,可是在美國堅持下才勉強延至2030年。但它的老化問題也日益嚴重,例如漏氣、漏液、設備故障頻發,最為主要的是,這個千億美元投入的巨無霸正走向生命終點,而美國短期內卻無力獨自建造替代品。與此同時,中國空間站已迎來17個國家的9個科研項目,歐洲航天局多個成員國的實驗載荷通過嫦娥六號進入太空。而且中國更是計劃未來邀請外國宇航員進駐,甚至向“太空游客”開放,這種開放包容的姿態也與當年美國的封鎖形成鮮明對比。主要信息來源:原文登載于環球時報2024年07月15日關于13年了,“沃爾夫條款”讓美國作繭自縛的報道原文登載于新京報2021年06月17日關于空間站競爭:10年前,美國就對中國下了“太空封殺令”的報道原文登載于觀察者網2024年07月18日關于美國國防情報局局長炒作“中國威脅論”:中國想在太空取代美國,成為全球領導者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