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間春秋見彩畫(上新了)官式
作者: 小錢 2025-06-21 09:03:07
閱讀(32)
郭凱故宮博物院藏何文奎、張德才繪明代南薰殿彩畫小樣。楊紅供圖6月的故宮,紅墻映著綠柳,永壽宮的飛檐下,“彩畫千年——中國官式彩畫傳承與創新展”悄然啟幕,一幅幅彩畫作品讓褪色的梁枋重煥新生。
推開永壽宮正殿的木門,仿佛開啟了中國彩畫的“時空之門”。當敦煌的飛天飄帶纏繞紫禁城的瑞獸祥禽,那些曾被歲月模糊的文明密碼,正以最鮮活的姿態,向世人訴說中國古建筑上那“凝固的詩,立體的畫”。中國官式彩畫在兼容并蓄中形成獨一無二的美學譜系。彩畫之美,不止于平面的勾勒,更在于空間的營造。展廳里,宋《營造法式》“五彩遍裝”斗拱模型與明代“金線石碾玉”斗拱模型比肩而立,前者如唐宋華服,用“青綠紅黃”編織色彩的生機;后者似明清朝服,以“青綠間金”勾勒紋樣的威儀。從二維圖紙到三維模型,從靜態臨摹到動態拆解,觀眾得以“庖丁解牛”般,看見斗拱如何從承重構件蛻變為美學符號,色彩如何在“規天矩地”中成為禮制象征。展柜里,何文奎、張德才兩位先生的彩畫小樣靜靜綻放著歲月的光澤。這些不大的紙本上,龍鱗以金粉細描,祥云用靛藍暈染,線條如游絲般堅韌,退暈如晨曦般柔和。當我們凝視這些小樣,看見的不僅是纏枝蓮的婉轉、寶相花的莊嚴,更是古代工匠“以器載道”的執著。泛黃的稿紙上,王仲杰先生用紅筆圈注的“西華門明末清初旋子彩畫分析圖”、用藍筆勾勒的“山西省芮城縣永樂宮三清殿內外檐彩畫斷代簡析展示圖”,雖歷經30余年,仍清晰如昨。王仲杰先生從事官式彩畫研究與保護70余年,展覽通過照片、彩畫臨摹作品及圖紙等形式,集中展示王仲杰先生在官式彩畫工程實踐、理論研究和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成就?!皳褚皇?,終一生”。這不僅是對王仲杰先生個人成就的致敬,更是對一代代“故宮人”的禮贊。故宮古建部團隊以“十三五”科研成果為筆,從礦物顏料的篩選到基底地仗的層層鋪設,從“三停九似”的龍紋繪制到“退暈疊暈”的色彩配制,將失傳的彩畫工藝研究復原。在多媒體屏上,觀眾得以看見,一塊褪色的梁枋背后,是7道工序的匠心交響。后殿的“創新”篇章,為2024年國家藝術基金“中國官式彩畫圖案藝術設計創意人才培訓”成果展。23位學員的創意作品以“南風之薰”“云龍之威”“花錦之盛”為三棱鏡,折射出傳統彩畫的當代光譜。二維的旋花在電腦里生長為三維模型,靜態的龍紋在動畫中舒展身軀,甚至連顏料的化學分子結構,都成為藝術的創作密碼,讓南薰殿的彩畫“活”了起來。西配殿中,當觀眾戴上VR眼鏡,看見自己的指尖撫過虛擬的梁枋,紋樣便如漣漪般層層綻放,這種“沉浸式解構”,讓古老的彩畫從“可遠觀”變為“可參與”。當朱梁上的色彩不再只是歷史的注腳,當斗拱里的紋樣成為創意的起點,中國官式彩畫便完成了從“文物”到“文化”的蛻變?!度嗣袢請蟆?2025年06月21日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