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終于傳來好消息,挫敗以色列暗殺外長,逮捕大批摩薩德特工瑞士
作者: 小孫 2025-06-22 06:53:44
閱讀(102)
終于傳來好消息,挫敗以色列暗殺外長,逮捕大批摩薩德特工2025-06-2113:34·岳帥談天下據路透社6月20日報道,當地時間周五,伊朗情報部門發布了一個重量級的消息:早些時候,伊朗情報部門和安全部門成功挫敗了以色列摩薩德暗殺伊朗外交部長阿巴斯·阿拉格奇的行動。6月中旬,伊朗情報部門監測到異常動向:以色列摩薩德特工頻繁在德黑蘭外郊區活動,同時多條加密通訊顯示“重大行動即將啟動”。尤其當伊朗宣布阿拉格齊將于6月20日赴瑞士日內瓦與歐洲國家會談后,情報系統收到大量匿名警告,直指以色列可能策劃暗殺。
革命衛隊立即啟動最高級別安保預案,對外長行程進行全面審查,最終在19日凌晨鎖定了一個偽裝成“外交使團后勤人員”的特工小組。這個小組的真實身份令人震驚:他們持有偽造的伊朗外交部證件,計劃在阿拉格齊車隊途經德黑蘭某隧道時,使用車載炸彈和無人機實施“立體攻擊”。更危險的是,以色列特工已滲透至伊朗外交部內部,提前獲取了行程路線和安保部署細節。若不是革命衛隊通過信號截獲和內線情報雙重驗證,這場精心策劃的暗殺極可能得逞。與此同時,伊朗安全部隊在全國范圍內展開拉網式清查。6月14日至18日期間,從北部雷伊市到東部馬什哈德,警方連續搗毀多個摩薩德據點,繳獲超過200公斤爆炸物、23架自殺式無人機及大量通訊設備。其中,在德黑蘭南郊沙赫爾雷伊區發現的秘密無人機基地尤為關鍵——這里距離首都核心區僅20公里,特工們在此組裝的無人機可直接威脅政府大樓和核設施。反間諜風暴:從全民動員到刮骨療毒以色列的滲透之深遠超伊朗預期。自6月13日以色列發動“先發制人打擊”以來,伊朗已有包括總參謀長、革命衛隊航空航天部隊司令在內的多名高級將領在空襲中身亡,而這些襲擊都被證實與內部泄密有關。革命衛隊總部遇襲時,導彈精準命中會議室,疑似有人泄露了高層會議日程。更令人震驚的是,伊朗反間諜特別行動組前組長法爾漢竟是摩薩德潛伏多年的特工,他通過偽造清查行動,將真正忠于國家的情報人員誣陷為間諜處決。面對如此嚴峻的“心腹之患”,伊朗啟動了自1979年伊斯蘭革命以來最嚴厲的肅諜行動。6月16日,伊朗發布《識別通敵者指南》,要求民眾舉報三類可疑行為:夜間戴面具活動、頻繁接收不明包裹、在軍事區拍照。巴斯基準軍事部隊在全國設立檢查站,革命衛隊對所有接觸核心機密的人員進行測謊和背景審查,僅第一輪就拘押了7名財產來源不明的軍官。最具震懾力的是伊朗的“零容忍”司法手段。6月16日,伊朗公開處決了為摩薩德提供核設施情報的間諜伊斯梅爾·菲克里,并宣布“叛國者必須迅速處決”。這種高壓態勢下,短短五天內已有48名特工落網,其中包括18名參與制造自殺式無人機的外國人。革命衛隊甚至在網絡上公布了部分特工被捕的現場畫面,畫面中特工車輛內的爆炸物和通訊設備清晰可見。破局背后的博弈:從技術漏洞到戰略反思此次挫敗行動雖彰顯了伊朗的反間諜能力,但也暴露出深層次的安全隱患。以色列的滲透策略極具針對性:通過偽造證件、利用第三國中轉資金、長期培養“休眠特工”,摩薩德在伊朗境內構建了一張龐大而隱秘的網絡。例如,被捕特工中有人持有伊朗軍方車輛通行證,使用軍方倉庫組裝無人機,而這些破綻竟長期未被發現。更值得警惕的是伊朗的技術短板。盡管伊朗防空系統擁有俄制S-300和國產“巴瓦爾”系統,但面對以色列F-35隱身戰機和智能算法支持的實時偵察,仍顯得力不從心。以色列甚至通過破解伊朗軍方加密通訊,提前掌握了防空火力部署,使得空襲行動如入無人之境。這種技術代差在6月13日的空襲中尤為明顯:以軍戰機投擲的鉆地彈穿透地下指揮所復合裝甲層,而伊朗雷達系統直到爆炸發生前30秒才偵測到目標。在這場較量中,伊朗的應對策略也在悄然調整。一方面,伊朗加速與俄羅斯的軍事合作,計劃采購蘇-57隱身戰機和更先進的防空系統;另一方面,伊朗開始重新評估與中國的軍事技術合作,尤其是在無人機和電子戰領域的潛力。此次挫敗暗殺行動,對伊朗而言既是一次勝利,也是一次警示。以色列的滲透網絡雖遭重創,但摩薩德的“休眠特工”和技術優勢仍是心腹大患。正如伊朗外長顧問蘭杰巴蘭所言:“威脅過去存在,現在依然存在”。要徹底扭轉被動局面,伊朗不僅需要強化內部清查和技術升級,更需在大國博弈中找準定位。值得注意的是,伊朗在此次事件中并未提及中國的直接支持,這與巴基斯坦總理感謝中國的場景形成鮮明對比。但從長期看,伊朗若想打破以色列的技術封鎖,或許需要像巴基斯坦那樣,放下對中國武器的偏見,在無人機、防空系統等領域開展務實合作。畢竟,在中東這片充滿變數的土地上,真正的朋友不僅是口號,更是關鍵時刻能提供可靠支撐的戰略伙伴。摩薩德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