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新聞聯播):安徽省金寨縣位于大別山腹地,過去縣里醫療資源跟不上,縣域內三分之一患者外流。近年來,隨著縣域醫共體改革的實施,金寨縣逐步實現從“看病難”到“家門口就醫”的轉變。來看記者的一線調研。64歲的胡德田家住金寨縣燕子河鎮山區,多年前他患上腎衰竭。當時離他最近的血透中心是110多公里外的六安市人民醫院,縣外就醫報銷比例低,每次透析個人要承擔70元,租房費用和路費花銷更是加重了他的負擔。這樣的縣外就醫持續了14年,直到2022年8月,胡德田所在的燕子河鎮中心衛生院建起了血透中心,從此他在家門口就能進行血液透析治療,醫保報銷加上各種補貼,一次透析費用個人僅承擔10元錢。他家門口的這個曾經連闌尾手術都做不了的鄉鎮衛生院如今能開展20多項二級手術。
改變起源于2019年,金寨縣成為全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試點,醫療體系按照“村衛生室篩查慢病患者,普通鄉鎮衛生院負責康復治療,次中心級鄉鎮衛生院負責二級手術和急癥,縣醫院主攻大病”的原則進行運轉。
患者實施雙向轉診、醫療人員雙向流動,同時,根據地理位置、輻射范圍,金寨縣兩家縣級醫院被確定為縣域醫共體牽頭醫院,全縣23家鄉鎮衛生院中確定了7家升級改造為金寨縣醫療次中心。醫療版圖重構后,設備投入、人才輸入均向這7家醫療次中心傾斜。此外,為了讓老百姓大病不出縣,金寨縣還出臺了一項外請專家手術、會診費用報銷的惠民政策。60歲的宋祖學患有食管腫瘤和肺部疾病,金寨縣人民醫院請省級專家為他做了兩次手術。從2019年到2024年,金寨縣人民醫院共外請專家3000多人次,通過醫保結余資金承擔外請專家手術、會診費用,將優質資源下沉至縣域內,減少患者外流,實現了90%的病人不出縣。
金寨縣還通過慢病管理模式和醫防融合機制,降低了慢性病發病率和住院率,不斷提升參保便利性和醫?;鹗褂眯?,醫?;饘崿F了從醫改前的虧損近8000萬元到2024年底結余3316萬元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