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貴妃的荔枝迷案:究竟產自廣東、巴蜀還是福建?長安
作者: 小李 2025-06-21 14:52:00
閱讀(53)
荔枝迷案:究竟產自廣東、巴蜀還是福建?2025-06-2105:27·蘭臺說隨著電視劇《長安的荔枝》熱播,劇中楊貴妃吃的荔枝產地,也隨之成為一個熱門話題。其實,在社會人文學術圈,這是一個老話題了??墒侵两癖娬f紛紜,有產地來自嶺南、福建、四川、重慶等多種說法,各執一詞,沒有定論。楊貴妃吃的荔枝究竟來自哪里?本文帶你一起梳理一下,也想聽聽你的高見。來自嶺南之說很多人想當然地認為來自嶺南。嶺南是中國“五嶺”以南地區的概稱,“五嶺”包括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五座山脈,大體分布在湖南、江西與兩廣的交界處。歷史上的嶺南地區,大致包括今天的中國廣東、廣西、海南、香港、澳門和云南省東部一帶。荔枝屬于亞熱帶地區植物,嶺南自古就是荔枝的著名產地。早在西漢立國之初,南越王尉佗就將荔枝作為貢品,進獻給漢高祖劉邦。北宋名人蘇東坡貶謫廣東惠州后,寫有“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詩句,使得廣東荔枝深入人心。馬伯庸寫的小說《長安的荔枝》,以及改編的同名電視劇中,也是這樣認為的。但是,想坐在大唐國都長安,吃到運自嶺南的新鮮荔枝,是不現實的。正如《長安的荔枝》中所說,長安和嶺南相距五千里,路途遙遠、艱險。而且,荔枝果實的保鮮期短,容易腐壞,是典型的時令水果,因而對儲存、保鮮條件要求高。正如唐代詩人白居易在《荔枝圖序》中所言:其果“如離本枝,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卑刺拼慕煌ㄟ\輸條件和食品儲存技術,四五日內將新鮮荔枝從嶺南送到長安,就是異想天開。因而,在唐代,嶺南進獻給皇宮的荔枝并非新鮮果實,而是“荔枝煎”?!袄笾濉边x用新鮮荔枝果肉,然后加入蜂蜜制成,也就是一種蜜餞。即使這樣嘗不到新鮮荔枝原味,“荔枝煎”在唐代也是達官貴人才吃得起的奢侈食品。如果楊貴妃吃的是“荔枝煎”,那也就不足為奇,更不會有驛馬日夜兼程、接力傳送的必要了。畢竟蜜餞的保質期長一些。那么,楊貴妃吃到來自嶺南的新鮮荔枝的說法,出自哪里呢?尷尬的是,正史、野史說法不一,語焉不詳,甚至互相矛盾。例如《新唐書·楊貴妃傳》中記載:“妃嗜荔支,必欲生致之,乃置驛傳送,走數千里,味未變已至京師。”這里雖然說了楊貴妃吃到的是經過數千里傳送、未變味的鮮荔枝,可是并未說產自何地、“數千里”究竟是幾千里。而唐代李肇所著的史書《唐國史補》中,反倒為嶺南送新鮮荔枝的失敗之舉做了注腳:“楊貴妃生于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勝蜀者,故每歲飛馳以進。然方暑而熟,經宿則敗,后人皆不知之。”而成書于宋代的《資治通鑒》中記載:“妃欲得生荔支,歲命嶺南馳驛致之。比至長安,色味不變。”宋代另一本史書《太平御覽》也持此觀點:“妃子生于蜀,好荔枝,南海生勝蜀,每歲飛馳以進,則涪不進久矣?!笨梢姡瑮钯F妃所在的唐代沒有明確說荔枝來自嶺南,反倒是幾百年后的宋代史書肯定了此說,這就有些匪夷所思了。來自巴蜀之說巴蜀地區出產荔枝?答案是肯定的。唐宋時期,就有巴蜀地區種植荔枝的記載。其中,宜賓、瀘州、樂山和涪陵四地的產量大、質量好,又以宜賓、瀘州的荔枝最負盛名。巴蜀地區應該是中國古代荔枝產區的最北限緯度地區了。西漢武帝曾大費氣力,在巴蜀以北的長安嘗試種植過荔枝,以失敗告終。上文提到的《唐國史補》中就記載了:“楊貴妃生于蜀,好食荔枝”,說明楊貴妃從小就在家鄉蜀地吃到土產荔枝。曾任忠州(今重慶市忠縣)刺史的唐人白居易,在《荔枝圖序》中說得更明確:“荔枝生巴峽間”。唐代之后的宋代,巴蜀荔枝更是名聞天下,被人們廣泛傳頌、記載。例如宋代蔡襄編撰的植物專著《荔枝譜》的開篇就說道:“荔枝之于天下,唯閩粵、南粵、巴蜀有之?!背蓵谀纤蔚牡乩砻遁浀丶o勝》中記載:“楊妃嗜生荔枝,詔驛自涪陵,由達州,取西鄉,入子午谷,至長安才三日,色香俱未變?!薄遁浀丶o勝》中還特意提到,涪州城西有妃子園,植有荔枝“百余株,顆肥肉肥,唐楊妃所喜?!或T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謂此?!边@里說的很明白,楊貴妃吃的新鮮荔枝來自涪陵,經過子午谷,到達長安只需三日。成書于北宋初年的《太平寰宇記》記載,涪州的樂溫“縣地頗產荔枝,其味尤勝諸嶺”。涪陵、涪州、樂溫縣,都在今重慶市轄區。上述《輿地紀勝》中說的子午谷,又名子午峪、子午道,與歷史上著名的“荔枝道”相關。在秦嶺北麓,分布著眾多山谷,泛稱為秦嶺七十二峪。子午谷位于秦嶺北麓的西安市境內,連接至秦嶺南麓的漢中市洋縣,再向南穿過巴山,直抵涪城。由于漢中地處秦嶺和巴山之間的樞紐位置,因而子午道也就成為連接西安和巴蜀的交通要道,自漢代至唐代,一度成為國家級驛道,也就是古代的“國道”。唐玄宗時期,為了運送荔枝便利,整修了從涪陵到長安的這條驛道,于是子午道就被稱為“荔枝道”。唐代的荔枝道,總里程約合現代的1000公里,比嶺南到長安的距離少了一半多。如果不計成本,以當時最快的飛馳傳驛速度,數日內從巴蜀將新鮮荔枝送到長安,這是有可能的。雖然受氣候影響,巴蜀出產的荔枝比不上嶺南出產,但吃水果圖的就是個“新鮮”。來自福建之說那么,為什么又有來自福建的說法呢?這個說法主要自宋代盛行。福建也是荔枝產地,在宋代《荔枝譜》中是三大產地之一:“荔枝之于天下,唯閩粵、南粵、巴蜀有之?!钡搅怂未绕涫窃谀纤?,福建是距離都城臨安府(今杭州)距離最近的荔枝產地,而且有海路交通,因而福建荔枝名聲大噪,成為聞名朝野的時令水果。南宋筆記《西湖老人繁勝錄》中記載:“福州新荔枝到,進上御前,送朝貴,遍賣街市......或海船來,或步擔到,直賣至八月,與新木彈相接?!倍?,在宋代,皇族實現了在京城從枝頭摘取新鮮荔枝的美味夢想。例如宋徽宗時期,命人將荔枝整株移植入盆中,從福建經水路送抵汴京(今河南省開封),在皇宮保和殿外精心培育。令人驚喜的是,這批荔枝樹中有少量存活下來,宋徽宗則將其果實賞賜給大臣分享。此后,福建荔枝大行其道,到明清時期一直是朝廷貢品,甚至有與嶺南荔枝平分天下之勢,而巴蜀荔枝逐漸被人冷落,鮮為人知。于是,就有人想當然地認為唐代楊貴妃吃的新鮮荔枝來自福建,但是在唐代,從福建將新鮮荔枝送到長安,其可能性類似于從嶺南發貨。綜合上述,楊貴妃確實在長安坐享品味過新鮮荔枝。但是,這些荔枝來自嶺南和福建,是不太現實的說法。來自巴蜀,則是個比較靠譜的說法。也有一種說法,唐代史官認為楊貴妃吃新鮮荔枝是個生活瑣事,因而并未記載其具體產地。還有一種說法,坊間故意說楊貴妃在長安坐享嶺南的新鮮荔枝,可以反襯出她和唐玄宗窮奢極欲、勞民傷財的統治者形象。一騎紅塵妃子笑,荔枝究竟從何來?真相只會有一個,其余的就是謊言。這段歷史的真實性,已經隨著楊貴妃和唐玄宗等圈內人,長眠于地下。后人只能憑空推測,或者盡情演繹發揮。#長安的荔枝##馬伯庸##雷佳音#馬伯庸歷史小說口碑新作¥13.8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