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與《玫瑰的故事》一樣,導演汪俊都給了觀眾一個開放式結局。雖然兩部劇中,導演最終都給了兩位女主開放式結局,但胡曼黎和黃亦玫卻都是實實在在地對弟弟心動了的。01《玫瑰的故事》中,黃亦玫在傅家明去世后,去學開飛機,遇到了年下弟弟荷西。
荷西愛上了黃亦玫,他在出國深造前,送給了黃亦玫一朵他親手用飛機上的舊零件做的鋼鐵玫瑰。他對玫瑰說:一年以后,我就會回來,我想跟你在一起。
玫瑰趕忙阻止:不要承諾未來,我們誰也不知道這一年會發生什么事情...荷西明白了玫瑰的意思,他和她擁抱,并親吻她的額頭。后來,黃亦玫在機場,看到一群穿著制服的飛行員,她腦海里會閃過荷西穿上機長服的樣子。反應過來的玫瑰,咬咬嘴唇,好像在提醒自己:不要啊,快點清醒過來。
劇情雖在在黃亦玫和荷西的關系上,給了開放式結局,但從種種細節來看,黃亦玫是切切實實的對荷西動心了的。
機場擁抱時,她分明眼神里閃過一絲遺憾與不舍;再去機場時,她腦海里不經意間閃過的荷西的樣子;她需要刻意提醒自己不要瞎想的動作...都代表著她對荷西的心動。只是,經歷了三段感情,尤其是經歷過傅家明的突然離世后,玫瑰更懂得,活在當下的重要性。她想熱烈而精彩的活好自己的每一天。她的人生中,她不想再因為任何人任何事,摻雜等待、期待的部分;她不想再讓自己的情緒和選擇,受任何除她以外的人影響。她只想完完全全的讓自己屬于自己,享受自己人生自己完全而絕對地掌控的感覺。但即使是在如此堅決而清醒的狀態下,黃奕玫還是很本能的對荷西動心了。如果她是20歲,她可能會撒嬌阻止荷西去深造;如果她是25歲,她可能會放任自己享受一下眼前的愛情就好;如果她是30歲,她也可能會與他山盟海誓,異國戀一年等他歸來...但她是40歲的黃亦玫,她依然會心動,但愛情于她,早就不是生活的全部。黃亦玫拒絕荷西的承諾,不是因為不愛,也不是因為克制。而是與等一份不確定的愛情相比,她當下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她自己的人生體驗才是最重要的。02《蠻好的人生》中,薛曉舟在與胡曼黎的相處中,確定自己對胡曼黎的感情是男女之情。他處處試探,但胡曼黎對他壓根沒往那方面想。直到薛曉舟拿出那份100萬的年金,胡曼黎才恍然明白:弟弟不會是喜歡上我了?薛曉舟直接告白,嚇得胡曼黎連夜搬離合租房;為了拒絕薛曉舟,胡曼黎直接將自己聚寶盆撕得粉碎。在胡曼黎生日那天,鐘寧問:弟弟沒有表示嗎?胡曼黎裝傻:我獨生子女,沒有什么弟弟。在鐘寧追問下,胡曼黎明顯有一種失望落空的感覺,她給自己找借口:我上次把話說得那么絕,估計他這輩子都不想看到我。
但當薛曉舟帶著有玫瑰花的生日蛋糕,拿著粘好的聚寶盆出現時,胡曼黎明顯出現了不一樣的情愫。她一直把薛曉舟當作弟弟,覺得她幼稚,她以為按照薛曉舟的性格,肯定不會再見他,但此刻,她對他有了不一樣的感覺?!耙院笪視媚阆矚g的方式和你相處,你不想談感情,我就等你,一年兩年,不行三年五年,我會一直陪著你”“曉舟,我比你大11歲,我會越來越老的”胡曼黎對薛曉舟動心了,只是她害怕年齡的差距會是他們無法跨越的障礙,她更怕薛曉舟根本沒有想明白他的感情,只是一時錯覺和沖動。
大結局時,薛曉舟深造回來,入職藍洋,兩人在公司門口那段對話,對比胡曼黎以前和薛曉舟的相處狀態,會很明顯的感覺到:胡曼黎在薛曉舟面前,由一個大姐大,變成了一個女人。這代表,胡曼黎不再把薛曉舟當成一個幼稚的小屁孩,而是把他當成了一個男人。人就是很復雜的生物,可以根據不同的對象,切換不一樣的狀態。
胡曼黎一開始,只把薛曉舟當小屁孩,所以她在他面前,跟在丁丁面前差不多;但薛曉舟表白后,她面對他時,就慢慢有了女人的狀態。寫在最后。胡曼黎和黃亦玫一樣,對年下弟弟,是真的心動了。只是對40歲的她們來說,愛情只是人生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與其去糾結這份心動到底是不是真愛,還不如用這個時間來創造更多實實在在的價值。
黃亦玫不去等待,她想盡可能的體驗自己的人生;胡曼黎不去糾結,她想盡可能的在自己的事業上發光發熱。
40歲,正是魅力四射的年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