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韓編輯|李春暉“快管管吧,知乎都成短劇進貨專用地了!”網友留言愛之深責之切,一看就是親讀者在說話。盡管已逐漸正規化,野蠻生長起來的短劇無疑仍具幾分“法外狂徒”氣息。一本多拍、抄襲侵權、融梗蹭IP、先上車后補票均屬常規操作。而知乎鹽言故事則以其強情緒、多反轉、梗密集等特征,成為短劇大搞“拿來主義”的重災區。6月17日,鹽言故事于官方微博、小紅書發布了“關于《照殿紅》短劇侵權聲明”,立刻得到讀者與作者的熱烈響應,“哦嚯,小鹽故事檔案支棱起來了”“法務行動起來”“支持,希望加大力度,太多短劇抄襲了”。值得注意的是,該聲明不僅對該短劇的同名與侵權情況做出了說明與警告,還公布了“鹽言故事‘知天監’-反盜版處理中心”官方求證/舉報渠道,歡迎網友提供線索。確實,以短劇之海量,真要搞“群眾路線”才能“法網恢恢”。
本輪鹽言故事反侵權的網有多大?據悉,目前鹽言故事已經跟進超過50起短劇侵權線索,超過10起案件完成立案。其中,起訴短劇《破落宗大師姐》侵權鹽言故事作品《我不做劍主很多年》案將于7月正式開庭審理。
這起訴訟也受到了當地法院的高度重視,有望成為網文與短劇之間“跨媒介侵權”的代表案例。短劇侵權,比長劇更難維權很長一段時間里,“亂拳打死老師傅”都是短劇成功的奧義。積極的一面是,在影視圈起到了鯰魚效應。消極的一面則是,它過于野蠻生長,侵權時也相當不講武德。鹽言故事發現的50余樁短劇侵權,形式各不相同:有一比一抄襲的,將文學像素級轉化為視頻;有對網文關鍵設定、故事框架進行洗稿、融梗處理的;此外也有侵權者反應迅速,一旦被追責,即采取后續購買版權形式,“先上車后補票”。更憋屈的是,短劇每日以幾十部、百余部的海量在各個渠道上線出新,僅少數平臺與廠牌有營銷意識,多數作品很難進入大眾視野。能像《照殿紅》一樣在前期就被發現侵權的很少,更多作者要靠讀者提醒,才知道自己的作品被短劇抄襲了?!段也蛔鰟χ骱芏嗄辍纷髡逜nan與讀者討論短劇侵權在社交媒體搜索“短劇抄襲”,不少作者現身說法,受害者遍及各個文學網站,就連有過長劇改編的男頻老牌大神煙雨江南也未能幸免。相較于長劇,短劇抄襲規模更大、更難發現、更少忌憚。與此同時,短劇抄襲的維權成功案例卻不多,尤其是尚未產生像于正、郭敬明、《錦繡未央》、《少年的你》那樣影響廣泛的著名案例。究其原因,短劇屬于新生事物,監管從去年才開始逐步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存在一定空白。侵權后果不明,則警示震懾不強。具體而言,短劇的內容高度產品化、生產極其工業化,套路程度本就嚴重,其受眾對抄襲融梗的接受度也比傳統影視觀眾要高。這意味著判定侵權的標準也尚不成熟,有待在一例例法律實踐中探索。更何況,與劇抄劇、小說抄小說不同,短劇抄小說屬于跨媒介侵權,這就更難判定。還有很實際的一點,短劇生命周期短,現有的訴訟機制跟不上這樣的速度。于普通作者來說,維權并不劃算。投入大量時間精力成本之后,可能僅獲賠幾千元,而那時侵權短劇早已自然下線,也起不到太多懲治作用。涉抄襲短劇《破落宗大師姐》這也就意味著,相較于長劇侵權案多由原作者發起,短劇侵權則要由相關網文平臺出手,才是更高效的解決方式。而在這方面,鹽言故事也算起步早、見效快,思路明確、打法清晰。
早在2023年,鹽言故事就以侵權為由起訴多家侵權短視頻MCN機構和短視頻博主。其起訴青島古麥嘉禾科技有限公司與王某著作權侵權一案還入選了2023年度中國網絡文藝版權保護典型案例。2024年,鹽言故事通過機制、技術、產品等手段保護版權。全年識別侵權線索超過3.5萬條,封禁私域盜版社群超過150個,發起民事訴訟超過20起,發起刑事訴訟超過10起,關停盜版網站近20家,打擊盜版團伙超過10個。2025年,鹽言故事的維權手段愈加豐富:產品技術環節,通過“人工+AI”技術手段,與“知天監”反盜版系統強化侵權線索識別和投訴;法律環節,與有關部門積極協作,通過向公安機關報案、發起侵權訴訟等法律手段,保護作者和平臺正當權益;版權環節,成立版權交易中心“鹽珍閣”,助力網絡文學與短劇的合法合規產業融合??梢哉f,鹽言故事已經盡顯作為短篇網文代表的平臺責任感和可靠實力。當然,正如讀者所期待的,知乎自身短劇化提速、用正版驅逐盜版,也是一種有力的解決方式。
監管完善與內容拓展,都是今年短劇市場正需要的。為什么都愛薅鹽言故事?鹽言故事主動打擊短劇侵權引發行業關注的同時,另一個源頭問題也是網友經常討論的:為什么短劇總在抄鹽言IP?鹽言故事以短篇網文聞名,短篇與短劇基本上同步崛起,都是碎片化新時代的產物,都主打快節奏、高效率的濃縮敘事。傳統長篇網文改短劇需要大刀闊斧的去水,而短篇故事天然就是短小精悍又五臟俱全,與短劇可謂天生一對。更重要的是,二者在內容趣味上也高度契合。短劇兼具網文與短視頻基因,提供的療愈是天馬行空爽文式的,細究起來痛點卻是最現實、最當下的,比如年輕人的生存焦慮與清醒愛情觀,年長者的養老焦慮與情感訴求等等。
鹽言故事屬于短篇網文,卻孵化自知乎社區。它同樣鼓勵有時效性、現實性的創作,讓善用第一人稱、擁有強情緒沖擊的短篇網文與社會熱點碰撞出嶄新的現實主義風味。在這里,熱帖中的奇葩親戚會自食惡果,社會新聞中令人唏噓的死者能得到告慰,這不正是短劇一直追求的“情緒價值”?這一點在懸疑賽道體現得都相當明顯。鹽言故事已售出影視版權的懸疑IP中,《不可兒戲》直指原生家庭問題,《活在真空里》揭示系統性的生存困境,《扳命人》《無暇赴死》探討女性困境,都備受學界與影視圈的贊譽期待。
鹽言短篇與市面短劇的共通性是一方面,差異性則是其吸引力的另一方面。
碎片化內容常被詬病快餐化、內核淺,但鹽言故事的價值與格局都更有保障。眾所周知,知乎是國內知名的知識性問答社區,鹽言故事雖是獨立子品牌,用戶層面依然帶有其印記:讀者在地域上主要集中在一線與新一線城市,大部分讀者有出版、主流公號、專欄等較高水準內容的閱讀經驗,故事審美較高。如此,相比免費網文通常是以野生粗糲的腦洞去勾勒下沉市場的無意識,鹽言故事在表達上更加主動,也更有章法。其影視化代表作《執筆》在一個惡毒女配覺醒的故事中寄托了對女頻舊套路的思考,其中就蘊藏著年輕人的清醒與自愛宣言,引發了廣泛共鳴。又如開篇提到的《照殿紅》,在古言中大玩時空閉環,在有限的篇幅中實現了草蛇灰線、精巧布局,內核也從虐文、復仇升級為因果與救贖。眼下短劇市場精品化提速,為了獵奇刺激而拋卻三觀的低質內容要淘汰,既提供情緒價值又有形式創新、價值升華的作品受追捧,鹽言IP正符合這樣的短劇迭代需求。只是部分短劇制作方有這個意識、有這個品味,卻舍不得這個版權費,僥幸心理最終因小失大。拿來主義,短劇進階的絆腳石2025年,短劇上桌已是大勢所趨。一邊是長視頻、傳統影視與專業演員下場,一邊是短劇頂流與短劇廠牌出圈。但更高的關注度也意味著行業徹底暴露在陽光之下,時不時就有短國亂象登上熱搜,強化著短劇在圈外人心中的負面標簽?!耙惶?9子”聽著嚇人,其實是極端案例可一笑置之。相比之下,抄襲這種原則性問題才是遺禍無窮,很可能導致整個行業在觀眾眼中失信。就像上一輪IP潮中,《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玖月晞系列等許多被網文界扒過抄襲的小說版權照賣、風光大賺,網友抵制無果,只能給內娛幾大罪狀又記一筆。而在野蠻生長的遺風下,短劇的“拿來主義”可比長劇更加不管不顧:內容創意上,除了網文,最新熱劇、經典老劇與海外劇也是穩定貨源:有宮斗劇大量借鑒《甄嬛傳》臺詞,有現偶“致敬”《裝腔啟示錄》名場面。被戲稱為“土味網文吹入韓娛”的韓劇《現在撥打的電話》,在國內爆了之后又被短劇界猛猛“翻拍”。當然還有短劇之間的互抄。一個?;蛞粋€“本”爆了之后會涌現許多跟風之作,同一個故事,調整下年代背景或主角人設就趕緊端上來。去年的女頻爆劇《桃花馬上請長纓》被翻拍了8版以上,但小說作者明確表示,只有第一部獲得授權。除了整體的抄,還有零星的蹭——劇名蹭熱點話題、蹭影視劇綜,海報設計、服化妝造山寨長劇。有不止一家流量粉絲發現,自家哥哥、姐姐的新劇正片還沒來,甚至路透剛出,造型就被短劇copy搶跑。碰瓷內娛,輕則加重負面標簽,重則引發圈層摩擦。侵權網文的影響沒有這么直接,卻更加深遠惡劣。眾所周知,網文-影視是我國獨有的IP產業鏈,無論長劇還是短劇,生態上游都以網文作為重要源頭,創意的活水則是一個個不問出處的作者。而短劇侵權挫傷的正是作者的利益與熱情,是上下游之間合作的信任基礎。鹽言故事出手維權,也讓許多創作者得以一表心聲。《我不做劍主很多年》作者Anan認為,抄襲者用極小的成本扼殺了大批原創者的熱情,長遠來看,是對整個行業的慢性謀殺。“如果靠抄襲就能名利雙收,那原創的意義在哪里?”《安萌》作者烏昂為王直言。唯有讓創作者受到保護、賺到錢,短劇行業才能長遠良性地發展。這一點,國家監管與短劇行業也在行動:2024年7月,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發出“微短劇版權保護倡議書”,針對微短劇行業模仿抄襲、切條搬運、盜版翻拍等版權問題提出倡議,此后各大平臺積極響應,針對抄襲、搬運、翻拍等版權問題提出具體整治措施和投訴通道。近期,抖音短劇與紅果短劇也整合成立了版權中心。有影響力的法律判決則更能起到警示作用。如當年的于正瓊瑤案、《錦繡未央》案,耗時雖久,但都起到了肅清行業風氣的作用,令行業的劇本創作與IP采買更加謹慎,也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了觀眾對影視圈的信心。希望以鹽言故事為代表的網文平臺的積極維權也能起到類似效果,令跨媒介侵權現象得到關注與治理,上下游重塑信任、攜手發展。那才是短劇之幸、網文之幸,更是創作者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