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支付通業務正式上線內地南向年限5萬美元北向
作者: 小吳 2025-06-23 11:10:46
閱讀(82)
【財經綜合報道】6月22日,在中國人民銀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推動下,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線,內地與香港快速支付系統實現互聯互通,當日,全國首筆跨境支付通內地居民南向、港人北向匯款業務落地深圳。東方IC跨境支付通是兩地金融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重要創新,依托成熟快速支付系統,為居民提供更便宜、高效、便捷的跨境匯款服務。深港居民通過手機銀行“跨境支付通”模塊,輸入電話號碼或組合戶名和收款賬號即可匯款,還能靈活選擇人民幣或港幣到賬。長期以來,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分行積極推動深港跨境金融合作,1998年起便開展相關先行先試,推出多項跨境支付業務。2024年深港跨境收支達617.8萬筆、9536.7億美元,資金可實時清算,支票可流通使用。近年來,深圳持續深化跨境支付創新,打造全域支付示范區,推出跨境代理見證開戶等創新支付方式,便利香港居民來深消費。
截至2025年5月,香港居民在深圳開立銀行賬戶超321萬戶,跨境代理見證開戶超41萬戶、累計交易近351億元。在跨境支付通的具體使用方面,有著明確的匯款限額規定。據了解,香港居民使用跨境支付通北向匯款每人每日上限1萬港元,每年上限20萬港元,有關限額獨立于現行每日8萬元人民幣同名匯款限額,且每日24小時服務。香港匯款人可以選擇以港元或人民幣北向匯款,收款人則以人民幣收款。南向匯款方面,內地居民匯款上限為現行個人年度購匯便利化額度5萬美元,服務時間每日上午7時至晚上11時。香港收款人可選擇以港元或人民幣收款。首批參與跨境支付通的機構中有六家來自香港,即中銀香港、東亞銀行、建銀亞洲、恒生銀行、匯豐銀行、工銀亞洲。這些限額和參與機構的規定,為跨境支付通的穩定運行提供了保障。此外,香港金融管理局數據顯示,截至22日晚6時,北向匯款的交易量約6900筆,平均每筆交易金額約為人民幣800元。南向匯款的交易量約19000筆,平均每筆交易金額約為人民幣3100元。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跨境支付通上線后,兩地居民的跨境匯款需求較為旺盛,且交易情況符合相關限額規定。金管局會繼續留意有關使用情況和總結經驗,并聯同業界優化用戶體驗,完善支付流程,以更好地滿足兩地居民的跨境支付需求。(陳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