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假18年,收割4萬人,700億灰飛煙滅!受害者里沒有一個是窮人一直在身邊
作者: 小吳 2025-06-17 00:08:40
閱讀(8)
18年,收割4萬人,700億灰飛煙滅!受害者里沒有一個是窮人2025-06-1508:35·查爾菲的筆記海銀財富,曾是國內第三大財富公司。巔峰時期,其吸納了高達700億的投資,風光無比。但是在18年后,海銀財富狠狠的“暴雷”了,4萬名投資者血本無歸,當初的700億也如灰飛煙滅,一切都是設計好的騙局。事情爆出后,人們發現,在這4萬個投資者里面,居然沒有一個窮人。
海銀財富到底用了什么辦法,竟然維持了長達18年的騙局?光鮮外表下的財富帝國在上海陸家嘴寸土寸金的寫字樓群里,有這么一家公司,光聽名字就透著股貴氣——海銀財富。要是你在金融圈混,肯定聽過這名字;就算你不搞金融,刷財經新聞、看財富榜單的時候,也大概率刷到過它。這家2006年成立的公司,短短十幾年,就從陸家嘴一間辦公室,發展成了在全國80多個城市,開了170多家分支機構的財富管理巨頭。說起來,海銀財富的創始人韓宏偉可不簡單。他頂著上海灘河南商會會長的頭銜,這身份背后,意味著龐大的人脈資源和商業影響力??恐@些,海銀財富一路開疆拓土,3000多名員工,專門服務10萬名高凈值客戶。再看看它的高端形象打造,那真是下足了功夫。和麥肯錫、IBM這種國際頂尖咨詢公司合作,而且人家辦公地點,都選在城市最核心地段的高檔寫字樓。走進大堂,電梯間里掛著的都是海銀財富的宣傳海報,滿滿的精英范兒。為了證明自己的實力,海銀財富還經常邀請各路財經專家、投資大亨來站臺。這些人往臺上一站,妥妥的“活招牌”,讓人們信服:這么多大咖都認可,這公司肯定差不了。而且海銀財富還經常搞高端活動,什么財富論壇,什么投資峰會,一場比一場辦得氣派。現場不是紅酒香檳隨便喝,就是和大佬們面對面交流投資機會,哪個有錢人看了不心動?到了2021年,海銀財富更是風光無限,成功登陸納斯達克。這一跳,直接讓它成了國內第三大獨立財富管理機構。然而,令人沒想到的是,海銀財富這光鮮外表背后,藏著一套精心設計的“富人收割”計劃....精心設計的“富人收割”計劃實際上,海銀財富瞄的都是實打實的有錢人,專門找凈資產600萬以上的高凈值人群。投資門檻也不低,30萬起步,多的要投100萬。這些客戶大多是企業家、政府官員,還有醫生、律師這些專業人士,說白了都是社會上的精英。按說這些人見過世面、腦子也靈光,可架不住人家套路深啊。先看看它的騙局運作模式,光是成立的空殼公司就有22家。更離譜的是,這些公司賬面上寫著注冊資本上億,實際繳到公司賬戶的可能就幾塊錢。但海銀財富敢給客戶打包票,說年化收益率能有7%-10%。這收益率,比銀行理財高多了,比很多正規投資項目都誘人,誰看了不心動?所以有錢人想著自己不差錢,萬一投對了,回報可不低,哪能想到自己早就掉進了陷阱。那客戶投進去的錢都去哪了?說白了,就是拆東墻補西墻。用新客戶投的錢,去還老客戶的利息和本金,只要新客戶源源不斷,這游戲就能接著玩。還有一部分錢,都成了高管們的奢靡開支,豪車、豪宅、私人飛機,這些人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花的可都是客戶的血汗錢。更絕的是,不少資金通過各種渠道轉移到了境外,七拐八繞就給洗白了,你這邊還等著收益,人家那邊錢早就到了國外。但大部分資金,58%-80%都砸進了房地產項目。前幾年房地產市場好的時候,還能勉強撐一撐,可一旦樓市遇冷,資金鏈斷裂,這攤子就徹底收不住了。而且,最重要的是市場哪有永遠的“接盤俠”?總有一天,這“龐氏騙局”要崩盤....700億財富神話的崩塌這事兒最早露出馬腳是在2020年5月,當時有客戶發現,本該到手的收益遲遲沒到賬。一開始海銀財富還拿各種理由搪塞,什么“項目回款延遲”“銀行系統升級”,說得有鼻子有眼。那會兒不少人還信了,畢竟公司看著這么大,誰能想到是要爆雷?可誰也沒想到,這只是個開始。到了2022年,融創暴雷直接成了導火索。前面咱們說過海銀財富把大量資金砸進房地產,融創這一倒,就像多米諾骨牌,把海銀財富的資金鏈徹底打亂了。這時候客戶們才慌了神,紛紛要求贖回本金,可公司哪還有錢兌付?但海銀財富還在硬撐,又是開高端發布會安撫情緒,又是承諾會解決問題,愣是把這場危機拖到了2023年12月。結果到了2023年年底,海銀財富直接攤牌:全面停止兌付。這下所有人都懵了,700億資金就這么沒了蹤影。有人急得天天往公司跑,有人到處找律師咨詢,可翻遍了賬本,都查不到錢到底去了哪。四萬多投資者,有的把企業流動資金投了進去,有的甚至抵押了房產,最后全打了水漂。出事后,海銀財富倒是推出了“房產+白酒+健康管理”三套化債方案。乍一聽還挺像回事,說用名下房產抵債,用白酒、健康服務折算成投資回報??勺屑氁徊椴虐l現,這些房產不是抵押了就是產權不清,白酒品牌根本沒人聽說過,健康管理項目更是個空架子,說白了就是拿一堆沒用的東西來糊弄人。事情到這還沒完,2024年9月,公安正式立案偵查,韓宏偉父子被采取強制措施。這下投資者們才徹底死心,算下來,大伙的本金損失超過90%。不少人捶胸頓足,說自己當時怎么就鬼迷心竅,信了這么個騙局。不過,這場風波最讓人唏噓的還是中招的大多是平時精明能干的精英階層。按理說這些人見過世面,為啥還會栽這么大跟頭?說白了,還是被高收益沖昏了頭腦。想著自己比別人聰明,能撈一筆就走,結果成了最后接盤的,反倒是很多手頭不寬裕、夠不著投資門檻的普通人,陰差陽錯躲過了這場災難。這事兒也給所有人提了個醒:投資場上,再有錢、再有經驗,都不能盲目自信,不然真可能一夜回到解放前....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