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冠功臣霍姆格倫,打了三年NBA就得了總冠軍戒指,未來又一超巨歷史
作者: 小趙 2025-06-23 14:49:27
閱讀(45)
功臣霍姆格倫,打了三年NBA就得了總冠軍戒指,未來又一超巨2025-06-2311:52·冀東王再戰江湖切特·霍姆格倫是2002年5月1日出生于美國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的籃球運動員,司職大前鋒/中鋒,效力于NBA俄克拉荷馬城雷霆隊。他在2022年NBA選秀大會首輪第2順位被雷霆隊選中。其身高2米16,臂展2米29,身材瘦長。憑借身高臂長的優勢,他在防守端覆蓋面積大,能有效干擾對手投籃,是球隊的防守悍將。本賽季常規賽,他場均16.5分8籃板2.2蓋帽,三分命中率37.9%,防守效率值96.2。不過,他體重較輕,核心力量不足,在對抗重型中鋒時比較吃力。在2024-25賽季季后賽中,霍姆格倫也有不錯表現,雖然在總決賽中,他的運動戰命中率較低,被調侃刷新中鋒球員總決賽最低命中率記錄,但他只有23歲,未來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在2025年NBA總決賽中,霍姆格倫的表現有起有伏,總體上為雷霆奪冠做出了重要貢獻。數據表現得分:場均出戰27分鐘,得到15分,投籃命中率穩步提升,不過整體運動戰命中率為35.3%,是歷史中鋒球員單輪總決賽最低(至少50次運動戰出手)。籃板:場均6籃板,在關鍵的第七場比賽中,搶到8個籃板,其中包括一些關鍵的防守籃板,幫助球隊保護了籃筐。防守:有著出色的表現,場均有1次蓋帽,在防守端每百回合讓對手得分減少8.3分,護框成功率處于聯盟前列。在第七場比賽中,他送出5次封蓋,創造了NBA總決賽第七場的蓋帽紀錄。比賽具體表現G1:表現不佳,全場僅得到6分6籃板,攻防兩端都有些迷失。G2:迅速調整,全場貢獻15分、6個籃板、1次助攻和1記蓋帽。進攻端開場火力全開,前5次出手命中4球,包括一記三分;防守端成功限制了西亞卡姆的發揮,成為雷霆內線的屏障。G3:在第四場未能得分,被特納有效限制,幾乎隱形。G5和G6:發揮不夠穩定,數據表現不夠突出。G7:打出了統治級的防守表現,除了5次封蓋外,進攻端也有不錯發揮,8投6中(三分2中1)、罰球8中5,高效貢獻18分,正負值為+10,為球隊奪冠立下汗馬功勞。從霍姆格倫的技術特點、年齡優勢和目前展現的潛力來看,我認為他未來有成為超巨的可能,以下是具體分析:身體天賦與防守潛力硬件優勢:2.16米身高+2.29米臂展,身材瘦長但移動速度快,防守覆蓋面積能從內線延伸到三分線外,具備成為“防守大閘”的天然條件。防守表現:本賽季常規賽防守效率96.2,季后賽總決賽G7單場5次蓋帽創歷史紀錄,護框和協防能力已顯現,若繼續強化對抗(目前體重不足),防守端可能達到“DPOY級別”。進攻端的可塑性技術全面性:能投三分(本賽季三分命中率37.9%)、能持球突破,甚至具備一定策應能力,不同于傳統中鋒,更符合現代籃球“空間型內線”的需求。
成長空間:盡管總決賽運動戰命中率低(35.3%),但他只有23歲,隨著核心力量增強,對抗中終結效率有望提升,進攻穩定性也會逐步改善。球隊定位與機會雷霆核心框架:目前雷霆以亞歷山大、霍姆格倫為核心建隊,后者在球隊體系中擁有明確的戰術地位,且年輕隊友(如吉迪、曼恩)成長空間大,團隊氛圍利于發展。季后賽經驗積累:首次打總決賽就經歷搶七硬仗,雖有起伏但關鍵戰(G7)能貢獻18分8籃板5蓋帽,心理素質和大場面適應能力得到檢驗,未來若持續參與高強度對抗,經驗將成為優勢。潛在挑戰健康與對抗:瘦長體型是否能承受NBA長期高強度對抗?歷史上類似身材的球員(如波爾津吉斯)易受傷病困擾,這是他需突破的首要關卡。領袖氣質與穩定性:目前更多扮演“功能性球員”角色,若想成為超巨,需在進攻端承擔更多責任,尤其在關鍵時刻展現“接管比賽”的能力,而非僅依賴防守或特定技術。結論:具備超巨“拼圖”,需時間打磨霍姆格倫的天賦和防守底子已接近“明星級別”,但距離超巨仍需跨越兩大步:提升進攻穩定性(尤其終結效率)和證明持續統治力。若能在未來3-5年保持健康,同時在技術細節(如背身單打、持球策應)和心態上進一步成熟,完全有可能躋身聯盟頂級球員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