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現592處湖南革命文物家底又厚了革命文物
作者: 小周 2025-06-30 19:14:24
閱讀(50)
社革命活動舊址受訪者供圖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近日,記者從湖南省文物局獲悉,截至目前,作為革命文物大省的湖南在此次普查過程中新發現與反映黨史相關的文物592處。根據《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總體方案》要求,湖南各級文物部門在此次普查中,對反映黨史的物質文化遺產以及與黨史緊密關聯的近現代重要史跡給予了高度關注。郴州市開展特色文化遺產專項調查,深耕紅色文化資源,系統梳理湘南起義策源地、紅軍長征途經地等紅色脈絡,專項調查革命舊址、紅色標語、抗戰遺址等。常德市澧縣對散落在全縣各鄉鎮的革命舊址、烈士故居、戰斗遺址、紀念設施等進行了系統、詳盡的核查與登記,新發現數處重要的紅軍活動遺址和地下黨聯絡點,豐富了澧縣紅色文化資源庫。通過積極調查、系統梳理、詳盡登記,一大批與黨史相關的文物被認定為不可移動文物,得到了妥善保護和有效利用。去年7月,郴州市嘉禾縣文物普查隊負責人曾曉泉和2名普查隊員迎著驕陽來到廣發鎮楚江村進行文物普查,聽聞村中有一棟老廳屋是新中國成立前中國共產黨地下組織活動過的地方。在村支書的帶領下,普查隊一行來到這座“四戶廳屋”、磚木結構的古樸清代建筑?!霸谶@里,我們聽紅鷹社成員的后代講述了嘉禾解放前夕,紅鷹社在黨的領導下抗‘三征’、‘反饑餓、反內戰、反迫害’等驚心動魄的革命斗爭故事?!痹鴷匀f。隨后,普查隊員查閱了《星溪楚江族譜》《中國共產黨湖南省嘉禾歷史第一卷(1923-1924)》等相關資料,確認該房屋是楚江村民李純德于1910年建造。1948年,李純德之子李莎青從廣東中山大學畢業,受中國共產黨黨組織派遣,回到家鄉成立紅鷹社,該社成為新中國成立前夕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一支地下組織。1949年初,紅鷹社組織的活動中心轉移至楚江村,這間房屋就成了紅鷹社成員集會、議事的活動場所。據李莎青之子李宇同介紹,紅鷹社以楚江為中心,團結和發動貧苦農民和知識青年參加革命活動,加入進步組織,擔負起團結廣大人民開展武裝斗爭、重建嘉禾地下黨組織、建立統一戰線的重任,從而加速推進了嘉禾的解放。
而這座房屋正是嘉禾進步青年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開展革命活動的重要歷史見證。
曾曉泉介紹,嘉禾縣文物保護中心已將這座載入紅色嘉禾史冊的房屋作為“四普”新發現,認定為不可移動文物。通過對紅鷹社革命歷史與活動軌跡的深入挖掘,最終由嘉禾縣委宣傳部、縣委黨史研究室和縣文化旅游廣電體育局共同研究,將其命名為“紅鷹社革命活動舊址”?!芭f址發現時,因年久失修出現了瓦漏、椽腐、墻歪等情況,為了保護好這處新發現的紅色文物點,去年嘉禾縣委、縣政府投入60萬元對紅鷹社革命活動舊址進行了修繕?!痹鴷匀f,“目前修繕工作已完成,舊址內還布置了簡單的復原陳列,已成為嘉禾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吸引不少觀眾前來參觀、學習?!庇乐菔兴{山縣是一片紅色熱土,中央紅軍長征途中在藍山活動時間長、范圍廣、影響大,留下了大量的遺址遺跡和紅色文物。在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中,藍山縣把革命文物特別是紅軍長征文物作為普查重點。據藍山縣文物普查隊田野調查負責人黃健輝介紹,通過查閱原始史料和相關書籍,并實地深入調查采訪,普查隊新發現1934年8月至1935年5月中央紅軍長征經過藍山時的史跡30余處,分布在全縣十余個鄉鎮,包括周恩來、劉伯承長征住宿舊址以及雷家嶺軍委縱隊指揮部舊址、茶盤坳紅三十四師最后戰斗遺址、紅九軍團軍司令部舊址、大漢口紅軍烈士墓等。湖南省文物局將這些不可移動文物命名為“中央紅軍長征成建制過藍山舊址群”。結合新發現的“中央紅軍長征成建制過藍山舊址群”和相關佐證資料,湖南省有關黨史專家確認,紅六軍團西征于1934年8月底經過藍山;同年11月中下旬,中央紅軍長征時軍委縱隊、中央縱隊和第一、三、五、八、九軍團成建制全部經過藍山,周恩來率紅三團搶占藍山縣城,在界頭村頒布中央紅軍長征途中第一個具體的民族政策文件,朱德和彭德懷組織指揮洪觀圩戰斗;同年12月22日,被稱為“絕命后衛師”的紅三十四師湘江之戰后回師湘南,在茶盤坳打出最后一戰;紅二十四師七十一團1935年3月至5月在藍山活動期間,在南部瑤區建立了中央紅軍在少數民族居住地區成立的第一個蘇維?;鶎诱唷篮袜l蘇維埃政府。“中央紅軍長征成建制過藍山舊址群”的發現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對研究毛澤東、鄧小平、胡耀邦等無產階級革命家在紅軍長征中的歷史和貢獻,軍委縱隊和中央縱隊的組成及相互關系,“四老”、紅軍婦女隊、中央教導師、蘇維埃國家銀行等特殊群體和機關在長征中的歷史和作用,以及毛澤東在長征初期進軍方向的多次建議均有重要意義。2025年6月30日《中國文化報》第8版刊發特別報道《新發現592處湖南革命文物家底又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