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之在書法界的地位,至高無上,無人替代,號稱“書圣”,堪為最有影響力的一代宗師,然而這樣一位“絕世高手”,也會遭到他人質疑,從古至今,譏諷“王書”的人,不在少數。譬如米芾曾說:“一洗二王惡札,照耀皇宋萬古”,韓愈也直言:“羲之俗書趁姿媚,數紙尚可博白鵝”,張懷瓘的評價,更是激烈,說道:“有女郎才,無丈夫氣,不足貴也?!笨偟膩碚f,世人之所以批評“王字”,究其根源,就是他的書風秀媚,用筆偏為緊結、內斂,不夠陽剛,沒有中華的雄偉氣魄,而且綽約、含蓄的筆勢,無法用于狂草和大字。
后世認為,這一風格固化,只有柔媚,毫無硬氣,歷朝書法名家,皆由“王字”發跡,繼承俊逸姿態,限制藝術發展的多樣性,
實際上,王羲之生于魏晉,碑帖兼學,風格最是多樣。
只不過《蘭亭序》和秀逸書風,影響力太大,后人只看一種,而忽略他的陽剛、拙質之作,比如日本書道,就是延續“古雅”一脈,《喪亂帖》、《頻有哀禍帖》等,質樸野逸,蒼勁脫俗。除了上述作品,王羲之唯一傳世的狂草,也現身日本,此帖就是《草書黃庭內景經》,原稿失傳,日本藏有“初拓本”,初次拓印,字體完整,筆法清晰,用墨潤麗、飽滿,頗為生動且還原。如此精善的字帖,利于
學習最精準、最自然的技法,全卷長達5米,共計2000多字,內容浩瀚,技法完備,卷中草書“煙霏霧結,龍跳虎臥”,筆筆中鋒,融合絞轉和衄錯之法,線條圓勁飽滿、靈動遒和。
墨色隨著情緒遞進,開篇墨色溫潤,中后段筆
速加快,出現飛白
枯筆,章法隨之不斷跳躍、擺蕩,盡顯動勢和妙趣,譬如“玉童”2字,“玉”的三橫,姿態和筆勢各有不同?!巴弊郑瑱M畫舒展,中鋒蓄力運行,波折而凝實,看似瘦勁,實則力透紙背,并且“玉”字的體勢,偏為嬌小、緊結,而“童”字上半部分,極其開闊、豪放,形成鮮明對比,強化藝術效果,更具沖擊力和妙趣。
這幅《黃庭內景經》字字威猛,筆筆狂放,顛覆以往世人,對“王字”柔和儒雅的認知,噴子看完都沉默了,憑實力證明自我,遠比“張懷”水平更高??蓵r常臨摹,感受不同的王羲之風貌,學習純正狂草筆法,遠離“鬼畫符”,若能掌握此帖,日后臨學“張懷”等人的法帖,也能有法可依,盡快上手。
而今,我們對王羲之《草書黃庭內景經》,進行1:1超高清復刻,推出便攜經折裝,全卷加入現代字注釋,幫助初學者識讀,非常適合臨摹與欣賞,與原作毫無二致,見此品如見原作,市面獨此一家,若您喜歡可點擊下方鏈接一觀。
作品為我店獨家版權,侵權抄襲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