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終于等來強援,大批運輸機送來彈藥,伊朗導彈或成重點目標軍事技術與裝備
作者: 小趙 2025-06-20 15:11:58
閱讀(6)
終于等來強援,大批運輸機送來彈藥,伊朗導彈或成重點目標2025-06-2014:16·潛望者以色列等了8天,沒有等來美國的出手,不過還是等來了美國的援助,伊朗的危險指數再次升級。當地時間6月19日,特朗普在白宮公開表示,將在兩周內決定是否打擊伊朗,而在此前一天《華盛頓郵報》報道稱,特朗普已于前一天晚上批準了對伊朗的軍事打擊計劃,只是還沒有下達最終命令,還有消息稱美國將在本周末決定是否采取軍事行動。過去幾天,特朗普更是在社交網站上公開稱要求伊朗“無條件投降”,并強調“美國耐心已達極限”。同時美國正在向中東派遣航母戰斗群,20多架加油機,以及一大批戰機,并評估采用GBU57巨型鉆地彈能否穿透伊朗的核設施等,種種跡象都在表明美國可能會動武。但現在特朗普突然態度轉變,看來對介入這場沖突美國并沒有足夠的信心,還是寄希望和談解決問題。所以,美國打擊計劃的推遲,使得這場沖突成為了伊朗和以色列之間的消耗戰,就看誰能堅持到最后。不過,美國似乎并不希望這場沖突結束,而是在背后持續澆油,借以色列之手繼續打擊伊朗,然后在背后做假好人,要求與伊朗進行談判,迫使伊朗在武力的威脅下與美國達成相關協議。6月19日晚,據以色列時報的報道稱,有包括C17“環球霸王”在內的多達14架運輸機,載有軍事裝備的飛機從美國本土起飛抵達以色列境內,以色列軍方還對外發布了卸下大批武器彈藥的畫面。從卸下的武器彈藥特征來看,大概率是空對地精確制導彈藥,以及部分防空導彈,用于打擊伊朗的地面目標和本土防御,如核設施、工業設施、能源設施、軍事設施等。以色列時報的報道卸下的武器畫面現在以色列最為頭疼是最初的打擊目標沒有實現,美國在行動上含糊其辭,使得雙方陷入了消耗對峙戰中。盡管以色列掌控著制空權,但長期上千公里的奔襲作戰,以及大量武器彈藥的消耗,讓以色列難以承受。根據以色列新聞機構“YnetNews”于6月15日發布的一份報告,內容中援引以色列軍事首席財務顧問的前財務顧問估計,與伊朗的戰斗僅前兩天就讓以色列損失了55億謝克爾(約14.5億美元),平均每天消耗高達7億多美元,其中2.85億美元用于了防御,其指的損失不知道是否包括伊朗導彈襲擊的損失?,F在雙方已經打了8天,以色列預計已損失60億美元以上,按照這樣的速度下去,以色列難以承受,必須獲得外界的支持。與此同時,以色列的防御也面臨著巨大的壓力,伊朗大規模使用導彈反擊以后,外界預估其防空導彈僅能支撐12到15天的消耗,且以色列正在調整防御部署,選擇針對性的攔截,以此來保護更重要的設施。如今沖突已過去8天,也就是說以色列的防空導彈消耗可能已過半,如果這場沖突還無法結束,那么以色列的本土遭受大規模打擊將不可避免,甚至可能需要請求美國在中東的防御力量進行協助攔截。而伊朗方面,開戰之初,外界預估其中遠程彈道導彈數量有2000枚以上,在過去的8天時間里,伊朗一共發射了大約450枚導彈,平均每天發射50多枚導彈,也就是說伊朗的彈藥儲量非常充足,僅消耗了總量的大約20%左右。按照現在這個速度打下去,伊朗的彈藥儲量至少還夠消耗一個月,另外戰時伊朗可能會提高產量,此前外界預估月產量大約為50枚,戰時可能會有數倍的提升,有較強的持續生產能力。與此同時,打到現在隨著以色列的防空系統被大量消耗以后,伊朗才陸續公開法塔赫1型高超音速導彈,以及泥石/霍拉姆沙赫爾-4重型遠程彈道導彈,這兩種導彈前者有極強的突防能力,后者有更大的射程,更靈活的部署能力,以及更大的威力,對以色列的防空系統來說是巨大的考驗。所以,在防空系統面臨導彈短缺,陷入消耗戰的情況下,以色列急需加大空軍的打擊力度,重點摧毀伊朗的導彈發射陣地、生產工廠、發射車和存儲工事等,迫使伊朗喪失遠程打擊能力,降低對以色列的威脅。在過去幾天里,以色列空軍已宣布摧毀伊朗一半以上的導彈發射器等目標,降低了伊朗導彈的發射數量。
為此,摧毀伊朗的遠程力量才是現在以色列的目標,美國大批運輸機的到來,將為以色列提供充足的武器彈藥。在美國不介入的情況下,如果不能將伊朗的遠程力量摧毀,隨著時間的推移對以色列非常不利,畢竟天天都幾十枚導彈的襲擊,防御成本和損失相當巨大。加上空軍幾十上百架戰機不斷遠程奔襲作戰,后勤成本同樣難以承受。以色列時報宣稱已摧毀伊朗一半導彈發射器不過以色列要想依靠自身的實力全面摧毀伊朗的導彈以及核設施,同樣不太現實,伊朗的導彈和核設施核心部分基本全部在地下,一般的導彈根本無法對其造成致命威脅。所以,仗打到現在,以色列正逐步處于被動狀態,僅僅依靠美國的彈藥輸血恐怕遠遠不夠,甚至有先提出和談的可能。注: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數據來源網絡,僅供參考!(潛望者2025年6月20日著,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抄襲必究?。?/p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