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停火坑了4大盟友,還收到3個壞消息,巴基斯坦不會和伊軍事合作國際原子能機構
作者: 小孫 2025-06-25 12:12:56
閱讀(81)
?;鹂恿?大盟友,還收到3個壞消息,巴基斯坦不會和伊軍事合作2025-06-2419:14·小婭談世此前,伊朗跟以色列打得那么兇,導彈來回飛,炸得一地雞毛。就連美國也下場了給以色列撐腰,還被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譴責:是美國率先發動襲擊,美國必須為他們的侵略行為付出代價。伊朗還警告要封鎖霍爾木茲海峽,隨后又攻擊了美軍在中東的基地,搞得外界都以為這仗要升級成大規模沖突時。卻沒想到,今天話風一轉,伊朗和以色列宣布?;鹆恕M;鹣⑹怯商乩势赵谧约荷缃黄脚_上公開宣布的,隨后,以色列和伊朗官方也證實這件事。同時,伊朗還接連收到了三個壞消息。第一個壞消息:導彈戰失利據報道6月23日,為了回應美軍此前空襲伊朗三處核設施,所以伊朗革命衛隊對美國駐卡塔爾烏代德空軍基地進行了導彈打擊。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處也表示:這次行動的導彈數量,與美方襲擊伊朗核設施時所使用的炸彈數量相同。但卻沒想到,伊朗向美國駐卡塔爾烏代德空軍基地發射了兩輪,共19枚導彈,其中18枚都被攔截了。據卡塔爾軍方表示:伊朗首輪發射了7枚導彈,均被反導系統攔截。而第二輪的12枚導彈中,有11枚被卡方攔截了。剩下一枚落在烏代德空軍基地內,但并未造成人員傷亡或物質損失。所以,伊朗這么高調的出手,最后連點實際打擊效果都沒有。不僅如此,伊朗在隨后的對以色列反擊中,再度暴露了自己的短板。據伊朗國家電視臺消息報道23日,伊朗還向以色列發起了“真實承諾3”第21輪打擊行動。在這次行動中,伊朗共向以色列發射了約15枚彈道導彈。導彈在近40分鐘內多次齊射,是本輪沖突中持續時間最長的襲擊之一。而以色列方面則在當天襲擊了伊朗西部、東部和中部的6座機場,摧毀了15架飛機和直升機。在襲擊中,伊朗方面的跑道、地下掩體、加油機以及F-14、F-5和AH-1飛機都成為打擊目標。
以軍在報告中顯示伊朗空軍的作戰能力被破壞。所以,這不是較量,而是被吊打,伊朗的導彈命中率、打擊效果和整體協調能力都受到了質疑。第二個壞消息:是來自巴基斯坦。前段時間,巴基斯坦國防部長赫瓦賈·穆罕默德·阿西夫還呼吁:所有伊斯蘭國家應該團結起來,反對以色列襲擊伊朗的軍事和核設施。阿西夫警告道,如果伊斯蘭國家不能一起采取行動,那只能促使整個中東地區出現更多襲擊。到時候誰也逃不掉。但6月24日,據俄羅斯衛星社網站報道,阿西夫又站出來表態了。這次他卻表示:譴責以色列對伊朗的侵略,但不會與伊朗展開任何軍事合作。要說其實巴基斯坦也挺仗義的,之前印巴沖突鬧得不可開交時,伊朗卻轉頭和印度簽了戰略合作條約。但在伊朗被襲擊,陷入困境時,又二話不說地主動站出來支持,還喊話其他國家團結起來。卻沒想到伊朗自己要“認輸”,決定停火,所以巴基斯坦不跟伊朗搞軍事合作也能理解。巴基斯坦國防部長:赫瓦賈·穆罕默德·阿西夫第三個壞消息:據報道當地時間6月22日,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干事格羅西就伊朗局勢向聯合國安理會發表聲明,通報了伊朗核設施受損情況。羅西發表的聲明中表示:很明顯,福爾多也受到了直接影響,但無法確定鈾濃縮車間內的損壞程度。而國際原子能機構曾報告表示:伊斯法罕核設施綜合體的幾座建筑物受損,其中一些建筑物內可能有核材料。美國的襲擊進一步破壞了這處的核設施建筑物。國際原子能機構已確定地下隧道的入口受到了影響。而伊朗不是沒想過找“老朋友”幫忙,6月中旬,伊朗外交部長阿拉格奇前往莫斯科會晤俄方高層。希望能獲得俄羅斯的軍事援助或技術支持。但根據俄羅斯國內媒體報道表示:俄羅斯僅重申對伊朗立場的政治支持,并未承諾任何武器援助。原因也不復雜。因為,俄羅斯正被烏克蘭戰爭拖得疲憊不堪,自顧不暇。這與烏克蘭戰爭期間俄羅斯從伊朗采購無人機的合作不同。當時,俄羅斯以黃金支付采購沙赫德系列無人機,用于前線作戰。伊朗方面報價高達37.5萬美元,后以19.3萬美元成交,訂單規模達6000架。然而,當俄羅斯希望伊朗能回購俄制戰機或防空系統時,伊朗卻反應冷淡。另外,雖然伊朗的答應了“?;稹?,但也不是說停就停,他們在最后一波導彈攻擊里,還耍了個小聰明。據報道,伊朗最后一次導彈是從該國最東部邊境發射,這個飛行距離遠,所以使得導彈“剛好在停火生效前抵達”以色列,形成“時間差”效應。這樣既能說“我們還手了”,又能說沒違反協議。說白了,這是擦邊球。這種策略看起來像是靈活機動,實際上是心虛又想保面子。而且,這種行為并未改變局勢。標題翻譯:特朗普宣布停火最后期限后,伊朗導彈襲擊以色列另外,伊朗這個時候宣布停火后,其實也坑了自己的四大盟友。以伊沖突時,也門胡塞武裝、黎巴嫩真主黨、伊拉克什葉派民兵、哈馬斯等組織立馬出面響應伊朗。這些組織本就長期遭受以色列的軍事打擊,現在就指望伊朗“帶頭沖鋒”,如今伊朗一停火,壓力全部轉移到他們身上。而且,胡塞武裝甚至為了伊朗愿意違反跟特朗普簽的“互不襲擊協議”。但換來的卻是伊朗的突然“撤退”。而對于以色列這個“中東小霸王”來說,難免會對胡塞武裝、真主黨、哈馬斯以及伊拉克民兵組織懷恨在心。說不定等到什么,就找個理由開干了。所以,從頭到尾,伊朗已經不再是過去那種一打到底的硬杠角色了。這次伊以沖突,不僅沒占到什么大便宜,就連停火也透著幾分無奈和尷尬。這忍不住讓人犯嘀咕,以后要是再爆發沖突,還有哪個國家愿意跟著伊朗并肩作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