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倦,形境相生——評楊曉剛的繪畫藝術曉剛自幼習畫,具有扎實的中國畫功底,常年的寫生與創作,形成了他既簡練概括又成熟的繪畫風格。與曉剛相識已有多年,有感于他對藝術創作的勤奮與專注,更有感于他沉穩而又忍勁的藝術理想。曉剛的作品用筆細膩而流暢,堅毅而自然,在墨色渲染中,表現嚴謹節律,在筆墨往復交織中,不減線條的精煉與細膩。他簡略甚至弱化人物的表情,轉而表達出一種超脫平常的靜謐與神閑氣定,給人以平靜的力量。他所表現的人物形象,既有來自我們身邊的勞動人民,也有表現少數民族風情的諸多佳作。像《村口》《高原母親》等作品均表現經典的女性形象,高原母親更是堅韌無聲,但充滿力量?!恫氐厥ゼ摇芬院喡缘墓P觸表現出當地人民的真摯與虔誠,人物刻畫中流露出他對于生活、自然、社會的細致觀察與思考?!赌隙杀睔w》《民國大先生》《千年古風》《圣夢》等作品中刻畫了不同環境、不同身份的人物造像。這類群像畫人物眾多,個體之間表情看似無異,卻傳遞著強烈的情感,只有觀者與畫中人四目相對時,這種去表情化的做法才有了獨特的用意?!靶巍迸c“境”的尺度。他善于觀察自然與景物的布局,在創作中尊重自然與現實的規律,注重原生、真實狀態的再現。
寫實兼寫意,筆墨疏密有度,形成特有的墨色節律。
創作注重從細微到整體的表達,既有現實的描摹,又以意境的創造。
在從形到境,從境到情,從情到美的升華中,突出人物造型的整體性與生活性,在兼顧中國畫造型特點的基礎之上,巧用中國畫的留白,以濃重的筆墨、靈動的線條,表現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其中,傳統中國畫的皴擦被巧妙地融入人物造型之中,人物的性格與體態,情感與期盼得以更加鮮明地呈現在大眾面前,更加具有血肉與情感,具有鮮活的生命力。他的作品來自人民,來自生活,來自出新。他所表現的人物形象靜肅又純善,體現了熱愛生活寧靜之美;既活潑又奔放,展現了勞動之姿的真實之美;既純粹又深邃,這種純粹是人民對于生活的熱愛,深邃則凝聚著藝術家為人民而藝術的一種理想。
歷史題材的作品源自對傳統典籍和經典人物的揣摩,其中《南渡北歸》在近現代人物畫創作中獨樹一幟,顯示出藝術家的文史積累與藝術修養。《民國大先生》的創作更是由于藝術家對名人志士的尊重和致敬,文史資料的搜集與造像的思考并重,才呈現出兼具真實性與藝術美感的生動形象。他的作品有著對人民大眾、知識階層的觀察和體悟。是對生命的一種禮贊,他的藝術創作著眼于現實,落筆于當下,有著歷史文化的深度,更有著對于現實生活、對于民生、對于社會的一種關照。他注重寫生,行走民間,在洞察民間百態中獲得靈感,通過筆墨的變化,以中國水墨的筆法來展現民族風情,記錄國家社會發展的現狀。借古開今,記錄當下。
楊曉剛的作品將傳統水墨的意境融入現代意象的構建,將傳統山水的刻畫方法均融入人物繪畫之中。
源于自然的體悟,成為他空間表現和營造的前提,化作意境的韻律,表現出中國畫的審美境界。在他身上能夠看到現代學院派教育的師承,更有對傳統中國畫技法的創新應用。
中國畫的底蘊與真切的生活體驗,使畫作既有傳統水墨色彩,又具濃郁的人文氣息,形塑了成熟練達的當代藝術風格。
藝術家楊曉剛展覽作品賞析《自畫像》素描52cm×75cm1993年《中國第一位個體工商戶章華妹》色稿100cm×50cm2019年《羅榮桓、徐向前、陳毅、粟裕在山東》色稿82cm×117cm2011年《我的視角》176cm×184cm1997年《侗寨清音》國畫195cm×180cm2004年《南渡北歸》國畫160cm×180cm2014年《惠風》國畫
125cm×80cm2012年《哈薩克小姑娘》國畫136cm×68cm2014年《祈愿》國畫87.5cm×62cm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