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制下最容易中簽的滬深新股來襲,華電新能IPO啟動超額配售!a股
作者: 小趙 2025-07-08 02:58:39
閱讀(66)
或許正源于初始規模融資效果的不理想,華電新能在此次IPO發行過程中悄然同步啟動了超額配售機制。超額配售權全額行使的結果,則將直接把華電新能此次IPO的融資規模推向181.7億,與華電新能的上市目標剛好一致。新股發行規模超額配售的啟動,顯然必將帶來更高的中簽率。本文由叩叩財經(ID:koukouipo)獨家原創首發作者:方知躍@北京編輯:翟睿@北京A股投資者們或將迎來一場投資盛宴。連日來,在歷經詢價、路演、申購等一系列發行程序后,備受關注的華電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電新能”)IPO網上發行結果即將在2025年7月8日進行搖號抽簽后于次日正式公布?!斑@將是注冊制下滬深兩市里截止到目前中簽率最高的一只新股?!币晃辉?025年7月初曾參與華電新能IPO申購詢價的機構投資者向叩叩財經表示。2025年7月7日晚間,華電新能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網上發行申購情況及中簽率公告稱,其此次IPO網上發行最終中簽率將達到0.56373573%。這一新股中簽率將創下注冊制下滬深兩市IPO發行的峰值。在過去幾年中,A股IPO新股發行中簽率大多都在0.03%-0.05%之間波動。自2023年2月底,主板注冊制全面改革落地以來,在華電新能之前,滬深兩市主板IPO中,新股申購中簽率最高的為宏盛華源,在2023年12月22日完成滬市主板掛牌的它,IPO發行中簽率高達0.25%。在科創板中,其開板至今,IPO發行中簽率最高的企業則是在2021年5月28日成功上市的和輝光電,也僅有0.30%。同樣,在創業板中,注冊制下IPO新股發行的中簽率最高也僅為0.11%,為2023年12月26日上市的國際復材。華電新能此次IPO不僅將成為近年來A股滬深股市最容易“中簽”的新股,也將是2023年8月監管層對IPO采取強監管措施后,首家獲準發行的融資規模超過百億的新股。據華電新能在2025年6月26日公布的IPO主板上市招股意向書顯示,其計劃初始發行股份數量約為49.69億股,以募集約180億元投向“風光大基地”、“就地消納負荷中心”、“新型電力系統協同發展”和“綠色生態文明協同發展”等四大項目。此次發行的新股占公司發行后總股本的比例約為12.13%。據叩叩財經獲悉,早前,華電新能通過詢價后,在綜合評估其合理投資價值、可比公司二級市場估值水平、所屬行業二級市場估值水平等方面,充分考慮網下投資者有效申購倍數、市場情況、募集資金需求及承銷風險等因素,最終協商確定了其本次IPO的發行價格為3.18元/股。“這是一個低于此前市場預期的價格?!鄙鲜鰴C構投資者告訴叩叩財經,按照其心理預期,價格或在4元/股上下。華電新能IPO的這一定價,也使得其成為了2025年以來發行價最低的新股。的確,按照華電新能自身的IPO發行募資計劃,其若欲以發行49.69億新股募集到180億元的資金,其發行價格定價則在3.62元/股之上。如果僅按照華電新能初始發行規模測算,那么3.18元/股的發行價格僅將為其此次IPO帶來158億的募集資金,較其預期中的180億規模缺口不小。事實上,180億資金的融資規模,已經是華電新能IPO做出了巨大讓步的結果。按照華電新能在兩年前的2023年6月披露的IPO招股書(上會稿)稱,扣除發行費用后,其本次IPO募集資金將投入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項目建設以及補充流動資金,其中,補充流動資金擬使用募集資金約90億元,投入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項目建設擬使用募集資金約210億元。也即是說,按照華電新能的最初計劃,其原本是希望通過該次IPO從資本市場中至少獲得300億資金?;蛟S正源于初始規模融資效果的不理想,華電新能在此次IPO發行過程中悄然同步啟動了超額配售機制。華電新能曾授予其此次IPO的保薦機構——中金公司不超過初始發行股份數量15.00%的超額配售選擇權,若中金公司選擇全額行使超額配售選擇權,那么華電新能此次IPO發行總股數將擴大至57.14億股。超額配售權全額行使的結果,則將直接把華電新能此次IPO的融資規模推向181.7億,與華電新能的上市目標剛好一致。新股發行規模超額配售的啟動,顯然必將帶來更高的中簽率。據華電新能于2025年7月7日發布的申購數據顯示,其本次IPO網上發行有效申購戶數為1149.178萬戶,有效申購股數約為3892.99億股,對應初始發行規模,其網上發行初步中簽率為0.38291477%。由于本次網上發行初步有效申購倍數約為261.15倍,超過100倍,按規定,華電新能和其此次IPO聯席主承銷商決定啟動回撥機制,對網下、網上發行的規模進行調節。在超額配售選擇權及網上、網下回撥機制啟動后,華電新能網上最終發行數量達到了為21.95億股。要知道,在華電新能IPO啟動超額配售選擇權和網上、網下回撥機制之前,其網上初始發行的數量僅7.45億股。也正是華電新能將超額配售的份額悉數用于網上申購,并在啟動網上、網下回撥機制后,才最終將華電新能此次新股的網上申購中簽率推向了注冊制下滬深兩市的高位。雖然華電新能IPO最終融資規模將落定在180億之上,但其正式向A股網上、網下投資者發行之前,近半數的新股發行份額都已經被戰略投資者提前認購。據叩叩財經獲悉,此次參與華電新能IPO的戰略投資者總數將達到18家之多,承諾認購新股金額共計82.41億。這批參與華電新能IPO的戰略投資者中,承諾認購金額10億元及以上的共有4家,分別為中保投基金、中國人壽、蜀道創投、華電產融,其中中保投基金的承諾認購金額最高,為10.5億元,其余三家皆承諾認購10億。此外,國新發展、鄉村產業投資基金、誠通金控、南方工業、中船投資等背景實力雄厚的投資機構也現身華電新能IPO戰略投資者的名單之中,承諾認購金額在8億至3億不等。華電新能將最終向這18家戰略投資者配售新股數量為24.84億股,占其初始發行數量的50.00%,約占超額配售選擇權全額行使后發行數量的43.48%。1)暌違三年的上市路終迎圓滿結局雖然融資規模從最初計劃的近300億,到如今已確認落定在180億出頭,華電新能此次IPO之旅也算是獲得了一個較為圓滿的結局。從提交IPO申報到即將完成發行,縱然擁有央企背景,華電新能還是足足用了超過三年時間才終于等來如今上市美夢即將成真的時刻。華電新能實際控制人為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華電”),其為中國華電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為主的新能源業務最終整合的唯一平臺。公開資料顯示,華電新能的主營業務是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為主的新能源項目的開發、投資和運營。除提供電力產品外,其還積極踐行社會責任,致力于促進經濟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參與戈壁綠化等環保行動、實現積極的社會影響,將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落地和全社會可持續發展融入公司業務發展的長期目標。早在2022年6月,在華泰聯合和中金公司的攜手護航之下,華電新能便向證監會遞交了其滬市主板的上市申請。2023年3月,隨著注冊制的全面改革落地,作為主板“核準制”下的存量上市審核項目,華電新能也和其他上百家擬滬市主板上市企業一道“平移”至上交所繼續接受審核推進。平移至上交所后,作為主板IPO的重點項目之一,華電新能IPO最初的審核節奏也可謂順暢。2023年6月15日,在經歷了三個多月共計兩輪的上交所前期問詢后,華電新能即獲得了走上上市委會議接受審議的機會。在當日召開的上交所上市委2023年第52次審議會議上,華電新能IPO也毫無懸念地獲得了上市委員們給出的“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的結果。但在順利通過上市委會議審核后,華電新能IPO卻并未迅速進入注冊流程,其上市的推進反而肉眼可見地放緩了。
與之IPO受阻形成明顯對比的是同期吉林省中研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研股份”)的IPO之旅。中研股份的IPO申請也是與華電新能同日在上交所上市委2023年第52次審議會議上獲得通過。但僅僅不到半個月,2023年6月29日,中研股份IPO就獲得了向證監會提交注冊申請的機會,并迅速在半個多月后的2023年7月12日獲得注冊。終于,在同日過會的中研股份早已成功登陸A股交易近一年半時間后,2025年3月25日,華電新能IPO在停滯多日后突然“胎動”,當日,華電新能IPO的注冊申請獲得證監會受理,由此,其才終于進入到了上市注冊環節。彼時,對于華電新能IPO的上述新動向,有接近于監管層的知情人士向叩叩財經表示:“華電新能上市的最新進展,在一定程度也讓華潤新能源IPO看到了監管層對A股巨額募資的松動”。據上述知情人士透露,華電新能IPO自2023年6月通過上市委會議審核后之所以一直被“雪藏”,與其拋出的巨額融資計劃有著直接的關系。正如上述所言,按照華電新能的最初計劃,其原本是希望通過該次IPO從資本市場中至少獲得300億資金?;蛟S,在2023年6月之前,作為一家大型央企計劃通過IPO募資300余億資金,并不算是對A股的“獅子大開口”。畢竟,在過去幾年的IPO報告期內,華電新能亦有著優異的業績來支撐。公開數據顯示,在2021年至2023年,華電新能營業收入分別高達217.4億、246.7億和295.8億,對應的扣非凈利潤也高達58.19億、83.14億和95.42億。
而在華電新能之前,近幾年來,也有多家央企或行業龍頭通過IPO獲得了遠超300百億規模的融資。如2022年初,中國移動A股主板IPO的融資額即達到了486.95億,中國電信也在2021年8月通過IPO獲得了470.94億資金,2020年7月16日,完成IPO的中芯國際,也獲得了高達462.87億的募集資金。同樣,華電新能也并非是同期申報滬市主板上市的最大融資項目。2023年5月19日申報上交所主板上市,并在一個月后即獲得上市委審核通過的先正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先正達”)IPO,其計劃融資規模便高達650億。但華電新能IPO卻是不幸的?!半m然數百億規模的IPO在近年來也多有發生,但監管層對于這類巨額融資項目,其融資的必要性和合理性都會要求反復斟酌?!鄙鲜鼋咏O管層的知情人士坦言。所以,在當年華電新能IPO雖然成功通過了上交所上市委會議的審核,但存在著“有條件”的“需進一步落實事項”——需要華電新能在IPO過會后“補充披露募投重點項目的投資概算和效益測算情況”。
這邊廂,華電新能還在趕緊按要求準備補充相關材料之時,另一邊,一場監管層對IPO“強監管”的政策風暴迎面而來。2023年8月27日,證監會宣布,在充分考慮市場形勢的前提下,完善一二級市場逆周期調節機制,圍繞合理把握IPO、再融資節奏,“階段性收緊IPO節奏,促進投融資兩端的動態平衡?!庇纱?,IPO審核和發行節奏大幅放緩,在此后近兩年時間里,大批擬上市企業紛紛宣布撤回IPO申請終止上市,亦有部分企業為了換取上市的空間大比例下調融資規模。早前早已通過上交所上市委會議審核并創下近年A股IPO融資規模之最的先正達,也在2024年3月主動叫停了其IPO。在此情此景下,攜300億融資計劃的華電新能IPO被擱置,便是情理之中了。當2025年3月下旬,停滯近兩年的華電新能再次攜其最新的上市注冊申報材料出現在世人面前時,其IPO的融資計劃就已經從300億削減至180億,原本計劃動用募集資金近90億元補充流動資金的計劃,被徹底刪除。2025年5月16日傍晚,證監會官網正式公布了關于同意華電新能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的批復,宣布其IPO注冊申請獲準。2)能否續寫新股上市不敗神話?經過近三年的等待,華電新能即將完成掛牌A股上市的夢想。這對華電新能來說,雖是IPO的終點,卻又是其資本化全新的起點,機遇與風險并存!在剛剛過去的2024年中,華電新能營收和利潤持續多年的雙增趨勢被打破,凈利潤出現了近五年來的首度較大比例的下滑。公開數據顯示,在2024年中,華電新能實現營業收入339.68億元,同比增長14.83%,但對應的扣非凈利潤則為85.2億元,較2023年的95.4億元同比下滑近11%。更需引人注意的是,自2021年以來,其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已連續三年出現了持續下滑。如2021年時,華電新能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還曾一度超過17.07%,到2022年時,則僅有13.24%,2023年,其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還曾一度勉強企穩在12.98%,但到了2024年,則繼續急跌至10.49%。在2025年上半年,縱然華電新能的營業收入仍將保持較高比例的增幅,但對應的扣非凈利潤卻仍可能出現同比繼續下滑的風險。據華電新能預測,2025年1-6月,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區間為189.50億元至210.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9.84%至21.72%;實現歸母凈利潤區間為57.6億元至66.9億元,較上年同期變動-7.19%至7.79%;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區間為57.0億元至66.40億元,較上年同期變動-7.18%至8.13%。或許也正是近年來業績的不確定性漸漲,此次華電新能IPO的發行價格才會最終落定在3.18元/股這一“低于市場預期”的價格之上。不過,以目前華電新能的利潤水平來看,此次華電新能IPO的發行價格相對于其2024年利潤的市盈率約為15.56倍,與可比上市公司相較,估值雖不及平均值,但其實也不算低了。據華金證券最新發布的一份針對于華電新能IPO的研究報告稱,華電新能專注于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領域,根據業務的相似性,選取上市企業:節能風電、太陽能、華電新能IPO、龍源電力為華電新能的可比上市公司。截止到2025年6月27日,上述可比公司的平均市盈率為17.98倍,其中,節能風電、太陽能的市盈率皆低于15倍,不及華電新能IPO發行價的估值,市盈率最高的為龍源電力,約為22.79倍,而三峽能源的市盈率則為19.87倍?!叭A電新能上市之初,雖然較大概率也將和近年以來的新股一樣受到市場的熱捧,但是否會因其單股定價的絕對值較低而更引發投資者更大的熱情,還需以觀后效?!鄙鲜鰴C構投資者坦言。據叩叩財經統計,2024年以來,滬市主板共有29家企業通過IPO掛牌上市,在新股開市交易首日,皆獲得了不同程度的上漲,其中首日漲幅最高的曾一度達到22.55倍,為2024年11月26日上市的紅四方。而首日漲幅最小的,則有某近期完成上市的企業,至當日收盤時,其漲幅僅有6.84%,隨后,該企業在苦苦支撐了六個交易日后,跌破發行價,成為了2024年以來A股主板最快“破發”的新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