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晚,普陀區普熙金融廣場PUSH藝術中心化身宇宙船艙,著名鋼琴家宋思衡帶來的沉浸式音樂會《來自地球的鋼琴詩-前傳》首演啟幕,以顛覆性的感官體驗帶領觀眾踏上一場飛向黑洞的星際航行。這場由普陀區文化和旅游局指導,上海函樂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與上海長風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主辦,全球首場需佩戴特制偏振鏡觀賞的鋼琴音樂會,標志著沉浸式藝術表達的又一次突破。演出伊始,宋思衡的念白在黑暗中鋪陳故事脈絡:人類最后一日,一場奔赴未知的黑洞穿越。舞臺上,那架全球獨一無二、手工定制的意大利Fazioli“愛琴-?!变撉?,其海浪曲線般的琴身影影綽綽,呈現出宛如飛船駕駛臺一般的神秘輪廓。音樂會以宋思衡原創鋼琴作品《來自地球的鋼琴詩》第二號為核心,12首曲目根據黑洞穿越過程中的情緒變化精心編排,呈現“啟航、危機、新生”三個階段。在開篇《追憶》悠揚輕快的旋律中,移動舞臺載著鋼琴家宋思衡緩緩移近觀眾;隨著《申城之光》轉入激烈振奮的高潮,電子音樂家嚴俊的合成器音色驟然撕裂空間,讓人沉浸在穿越黑洞的劇烈震蕩——此刻觀眾感受到“耳目一新的音色突變”;當《新聲》奏響,帶領觀眾回歸平靜,宋思衡的“飛船駕駛臺”再次駛向遠處明滅閃爍的倒三角錐體飛碟裝置,這場黑洞穿越之旅至此結束。裸眼看到的舞臺屏幕佩戴偏振鏡看到的舞臺屏幕隨著音樂的起伏,觀眾佩戴的偏振鏡開始顯現魔力。
摘下眼鏡,眼前是14塊釋放著強烈光芒的白屏;戴上鏡片,屏幕上則幻化出漫天雪花、風雨云煙,在鋼琴曲高潮處更有絢爛星空流淌。宋思衡闡釋這道特別設置來源于天文攝影靈感,“這是為了揭示肉眼認知的局限——宇宙本相遠超感官邊界?!睂а萏锿雽⒖萍寂c藝術碰撞出火花,輔助音樂呈現更加震撼人心的效果。觀眾大衛在虛實切換間感嘆不已:“仿佛置身宇宙引力場。”不僅如此,音樂會現場的跨界融合創作,也構成了史無前例的多重演繹。豎琴演奏家陳妤穎的旋律伴隨日全食裝置漸隱于黑暗?,F代舞者薛雯丹的剪影在投影幕布間浮動,上海交響樂團四重奏的弦樂與鋼琴交織成多維聲場。觀眾陳女士贊嘆:“燈光、豎琴、舞蹈共筑視聽盛宴,徹底顛覆傳統鋼琴音樂會?!弊螅贺Q琴演奏融合;右:現代舞蹈融合鋼琴家宋思衡表示:“音樂會的核心仍然是音樂,所有的燈光舞美都是為音樂服務的。
希望大家喜歡上這個音樂,喜歡上聆聽音樂的方式,這個是最重要的?!贝舜我魳窌膯⒑街亍瘴踅鹑趶V場PUSH藝術中心,正圍繞“半馬蘇河”文化品牌建設,延續長風濱水生態理念,著力打造區域文化藝術新地標。作為普陀區的重要文化載體,這場先鋒的沉浸式音樂會為這片濱水空間注入了創意人文的氣息。“非常震撼!”觀眾安娜是宋思衡的多年好友,幾乎不會缺席他的每場演出,她在觀演后感慨,“感謝普陀區提供這么專業的藝術中心,讓這場演出如此特別,我太喜歡了!”首演落幕,在鋼琴曲《舊夢》的旋律中觀眾陸續離場。
宋思衡望向后臺:“還有兩場‘航行’等待啟程?!边@艘以音樂為引擎的“宇宙飛船”,將繼續停泊普陀PUSH藝術中心至6月30日。正如安娜所期待的那樣,“明日再來,必有新悟”。原標題:《穿越黑洞的琴聲:《來自地球的鋼琴詩-前傳》普陀首演啟幕》欄目編輯:顧瑩穎文字編輯:趙菊玲來源:作者:施旖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