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空襲伊朗后,梅德韋杰夫做出3大神預測,特朗普一步錯、步步錯倫敦
作者: 小周 2025-06-23 12:32:07
閱讀(74)
空襲伊朗后,梅德韋杰夫做出3大神預測,特朗普一步錯、步步錯2025-06-2309:54·朝子亥特朗普宣布“徹底摧毀伊朗核野心”還不到24小時,路透社衛星照片顯示被炸的核基地入口塌陷而核心區完好無損,這場耗資數億美元的突襲,效果遠不如總統推文描述的震撼。更讓特朗普難堪的是梅德韋杰夫緊隨其后拋出的三大判斷:美軍地面戰迫在眉睫、伊朗政權未倒反強、某些國家可能向伊朗提供核彈頭。當伊朗的“霍拉姆沙赫爾-4”導彈帶著1.5噸彈頭砸向特拉維夫,當革命衛隊宣布保留2000枚導彈的二輪打擊權,世界忽然看清:特朗普的豪賭,正把美國拖入更深的泥潭。梅德韋杰夫的預測,伊朗的反擊美軍空襲伊朗核設施還沒過多少時間呢,梅德韋杰夫的預測迅速被事實驗證。第一條關于地面戰風險的判斷,正隨著胡塞武裝對紅海美軍艦船的宣戰成為現實,伊朗的革命衛隊也已將中東美軍基地列為打擊目標,五角大樓設想的“精準打擊后抽身”徹底落空。第二條“伊朗政權更穩固”的預判更是關鍵??找u后哈梅內伊啟動權力交接程序,革命衛隊高層集體宣誓效忠,原本特別特別多的國內抗議反抗美國的聲音消失了,外部壓力意外強化了伊朗統治集團的凝聚力。法國總統馬克龍也稱“顛覆政權將引發更大混亂”,俄歐罕見立場一致,迫使特朗普不敢輕舉妄動。最震動西方的還是第三條涉及“核彈頭支持”的暗示。雖然未點名具體國家,但伊朗外長空襲后直奔莫斯科的行程,配合梅德韋杰夫“確保戰略穩定”的表述,讓外界不得不懷疑俄羅斯是否會向伊朗提供核彈頭。但無論俄羅斯是否真的提供彈頭,技術支援或核保護傘的姿態本身,已足夠左右中東局勢了。特朗普高調宣稱“夷平福爾多核設施”時,伊朗議長顧問馬赫迪·穆罕默德在社交媒體輕描淡寫:“我們等了好幾晚,沒什么大不了?!毙l星影像證實,鉆地彈僅造成入口塌陷,深埋地下90米的核心區基本完好。更關鍵的是濃縮鈾材料早已轉移至未知地點。這場聲勢浩大的突襲暴露了美軍的戰略誤判。GBU-57鉆地彈理論上能穿透18米混凝土,但福爾多設施深藏山體之下,實際破壞效果存疑。倫敦經濟學院學者托比·道奇直接質疑:“現有鉆地彈能否擊穿90米巖土層都是問題?!倍晾视锰崆稗D移核材料的行動證明,他們對美國的打擊模式了如指掌。更諷刺的是,空襲發生前24小時,歐洲多國外長正與伊朗在日內瓦密談恢復對話。炸彈落下后,所有的和平外交手段全部沒用了。特朗普用價值數億美元的鉆地彈,換來的不是伊朗的降書,而是徹底關死的談判大門。就在白宮沉浸在“任務完成”的幻想中時,伊朗的報復冷靜而致命。6月22日凌晨,射程2000公里的“霍拉姆沙赫爾-4”導彈首次投入實戰,重達1500公斤的彈頭精準命中以色列特拉維夫郊區目標。這款伊朗最強導彈的亮相,搭配射程1450公里的“海巴爾-謝坎”,形成覆蓋中東全境的火力網。革命衛隊隨后補了句關鍵警告:“庫存里還有2000枚等著第二輪?!边@不是虛張聲勢,在伊以沖突剛開始時伊朗軍方就曾宣稱具備齊射2000枚導彈的能力,盡管受限于發射裝置和協調能力,但其飽和打擊潛力仍足以壓垮任何防空系統。另一張王牌直指全球經濟命脈。伊朗議會火速討論“霍爾木茲海峽封鎖”提案,一旦實施,全球三分之一的原油運輸將中斷。受此影響全球油價將會大幅提高,其他國家迫于油價上升帶來的經濟壓力也會對特朗普進行施壓。
特朗普的多次誤判;加深的中東核威脅復盤整場危機,特朗普政府犯了搞幾個錯誤。他嚴重低估伊朗的戰爭韌性。以為炸毀核設施就能逼對方屈服,卻忽略了伊朗通過兩伊戰爭積累的“抗壓生存術”:分散部署、地下工事、物資轉移等策略被完美執行。還誤判國際社會反應,這要追溯到今年四月份了。特朗普原以為美國市場對全球的吸引了都很高,加征關稅就能讓各國低頭?,F實卻是歐盟一邊暫緩對美報復關稅,一邊加速推進“去美元化”能源結算;東盟聯合中日韓推進自貿談判;連日本都公開質問“高關稅傷害的不是美國消費者嗎?”當各國看到中國能頂住145%關稅而不屈服時,其他國家就敢主動反抗美國了,比如此次的伊朗。最嚴重的誤判在國內。國會兩黨罕見聯手反對特朗普,共和黨議員托馬斯·馬西直斥“總統無權單方面開戰”,民主黨搬出《戰爭權力法》要求撤軍。后院起火之際,沃爾瑪等零售巨頭又傳來“七月斷貨”預警,貿易戰反噬讓普通美國家庭先嘗到苦果。美軍空襲核設施的舉動,還撕碎了維持半個世紀的核安全默契。梅德韋杰夫“攻擊核設施等同宣戰”的警告并不是什么大話,它揭示了一個更危險的連鎖反應:既然美國能炸福爾多,其他國家是否也能效仿?核不擴散體系是否已經名存實亡?諷刺的是,伊朗的核選項反而變多了。若真如預測所言“伊朗保留武器級濃縮鈾”,配合外部技術支持,其“核沖刺”能力可能不降反升。以色列炸完納坦茲后,自家的迪莫納核基地立刻進入最高戒備,以色列也害怕被伊朗炸。美國的此次行動沒有解決中東地區的核危機反而加劇了中東地區的核危機。俄羅斯借機擴大在中東安全事務的話語權,伊朗外長直奔莫斯科的行程暗示著更深層合作。歐盟加速建立繞過美元的能源結算機制,中國則穩坐140國最大貿易伙伴位置。各國發現沒有美國也能維持經濟運轉時,特朗普的“極限施壓”就成了一個笑話。最焦慮的應該是美國傳統盟友。這些國家清楚看到:美軍能炸伊朗核設施,卻保不住他們的油輪免受導彈威脅,當霍爾木茲海峽水雷密布時,華盛頓開出的空頭支票救不了他們的經濟。梅德韋杰夫關于“核彈頭支持”的潛臺詞,不止讓美國擔心,也讓地球上的其他國家擔心,是否會因此真的爆發核戰爭。
特朗普此次轟炸核設施的行為,沒有換來中東地區的和平,反而讓中東地區更加危險。由于平臺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后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參考資料:特朗普:美完成對伊朗三處核設施的打擊央視新聞2025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