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幾年前投影儀有多火嗎?那時候,幾乎每個年輕人的購物清單上都有它,一面白墻一臺投影儀,客廳臥室瞬間化身私密影院,簡直是中產階級的標配啊!極米、堅果這些品牌一度風光無限,市值蹭蹭往上漲,可誰能想到,短短幾年時間,這個曾經被資本熱捧的明星產品,如今卻淪落到無人問津的地步。還記得2014年極米推出Z3的時候?那會兒,它把專業笨重的投影儀變成了輕巧家用的智能設備,瞬間點燃了市場的熱情。2018年極米首次超越愛普生、明基這些傳統巨頭,登頂國內出貨量榜首,到了2021年,公司營收高達40億,凈利潤逼近5億,市值一度沖破438億元,那時候的投影儀行業,簡直就是資本的寵兒。但好景不長,2022年開始風向就悄悄變了,極米的營收增速從兩位數直接跌到了4.57%,凈利潤增速更是勉強維持在3.72%。當時公司還解釋說這是消費需求起伏結果呢?2023年直接來了個大跳水,中國智能投影市場銷量同比下跌5.1%,銷售額暴跌17.3%。
到了2024年情況更糟,線上市場均價從2022年的1756元直接跌到1308元,可降價也沒換來銷量回升,極米的凈利潤直接暴跌75.97%,2024年中期甚至出現了罕見的虧損。
極米的市值從巔峰時的438.5億元,一路縮水到55億元左右,蒸發了近九成!百度系股東們紛紛減持離場,那個投影一哥的寶座,在資本眼中已經不值錢了,這哪里是起伏啊,簡直就是跳崖!為什么曾經紅極一時的投影儀,突然就賣不動了呢?第一畫質硬傷,同價位被電視吊打,實話實說,投影儀最讓人詬病的就是畫質了,同價位的電視機和投影儀放在一起,電視的畫質效果可以吊打投影儀,電視通常具有更高的對比度、亮度和色彩飽和度,在細節和層次感上完勝。雖然部分高端投影儀能達到4K分辨率,但在高動態范圍和色彩還原方面,跟電視的差距還是很明顯,更別提那些千元級的低端投影儀了,用的都是單片LCD技術,畫質發灰、四角發黑,連基本性能都達不到要求,你說這樣的產品,消費者能買賬嗎?第二亮度不足,白天看片得拉窗簾,投影儀有個致命弱點亮度不夠,很多產品標注的流明值看起來很高,但那都是機器光源的亮度,真正影響觀看體驗的是ANSI流明。而家用投影儀的ANSI流明普遍偏低,導致在白天觀影時,畫面泛白、發灰的現象特別嚴重。有近一半的消費者買了投影儀后抱怨:“白天不拉窗簾根本看不清!”相比之下電視的亮度和抗環境光能力就強多了,不論白天黑夜都能提供清晰亮麗的畫面,現在年輕人生活節奏這么快,誰有閑工夫天天拉窗簾看電影???第三維護成本高,燈泡壽命是硬傷,投影儀的燈泡壽命有限,一般3—4年就得換一次,市面上原裝燈泡的價格可不便宜,換一次就得780元左右,對普通家庭來說,這無疑是筆不小的長期開支。更糟心的是早期的1080P投影儀想升級到4K?價格直接飆到起飛!這升級成本比電視高太多了,你說消費者圖啥呢?花這么多錢買個祖宗回家供著?就在投影儀自身問題頻出的同時,外部環境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尺寸電視價格持續下降,直接給了投影儀致命一擊。今年618期間,85英寸電視集體殺入2500元價格帶,與4K投影的價差縮至5%以內,最夸張的是,有些品牌的100寸巨幕電視,在國補、企業補和平臺補之后,到手價竟然只要5000元左右!這價格比很多高端投影儀便宜多了。
要知道,投影儀最大的賣點就是“廉價大屏”,可現在呢?消費者花同樣預算,既可以選擇開箱即用的85英寸電視,又不必忍受投影的安裝調試、環境光干擾等問題,投影儀的優勢正在一步步失去。除了外部競爭,投影儀行業內部的亂象也加速了它的衰落,過去兩年,投影儀行業陷入了瘋狂的價格戰。
低端機型通過以價換量,399元就能買到一臺投影儀已非傳說,小米Redmi投影儀更以999元標準版殺入市場,這種惡性競爭直接導致兩個后果。一是提前透支了用戶換新潛力,很多消費者買了低價產品后,發現體驗太差,對整個品類失去信心。
二是拉低了行業整體利潤,極米為了應對競爭,2023年推出售價低于2000元的Play3,結果毛利率猛降6.9個百分點,這種飲鴆止渴的做法,讓整個行業陷入惡性循環。
很多投影儀廠商在參數上做手腳,數據顯示,71.9%的投影亮度實際不足500流明,但廠商通過將兼容分辨率,模糊標注為標準分辨率等手段誤導消費者。
消費者被坑過一次后,誰還愿意再相信這個行業?信任一旦崩塌,重建可就難了。
國內廠商為了突破亮度限制,強行把LED光源的亮度提升到1500甚至2000ANSI,導致DMD芯片不穩定壞的很快,所以現在很多國產投影品牌只敢給一年質保,你說這不是坑消費者嗎?面對困境,投影儀廠商不是沒有嘗試轉型,但效果都不太理想,一些頭部品牌開始押注高端市場,6000元以上高端機型銷量確實在逆市上揚。但問題在于,高端市場容量有限,無法支撐整個行業的增長,更何況在高端市場,投影儀還要面臨OLED電視等產品的競爭。那么,投影儀行業還有救嗎?要想翻身首先必須解決以下幾個關鍵問題,行業必須徹底解決虛標頑疾。廠商必須加大研發投入,突破光源、芯片等核心技術,目前ALPD激光技術以“0散斑0色邊”的優勢,正在快速取代三色激光方案,只有徹底實現技術突破,才是行業長遠發展的基礎。
投影儀需要明確自己的差異化優勢,比如在游戲市場,通過低延遲綁定游戲主機用戶群;在便攜市場,強化超短焦、免安裝特性,在高端市場,突出超巨幕的沉浸感,只有找到電視無法替代的細分場景,才能避免正面競爭。
行業需要從簡單的亮度、分辨率參數比拼,轉向整體用戶體驗的提升,比如光學變焦技術通過鏡頭物理調整投射比,在保證畫質的同時滿足不同場景的安裝需求,就成為高端用戶的剛需配置,這種以用戶真實需求為導向的創新,才是可持續的。
回顧投影儀的興衰史,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清晰的軌跡:從最初的新奇特產品,到資本熱捧的風口,再到如今的無人問津,這個行業經歷了完整的生命周期。
諷刺的是當資本散去,投影儀從中產標配的神壇跌落,反而回歸了它最樸素的本質,一面墻的歡愉,終究難以撐起一個產業的宏圖。投影儀并非沒有未來,只要廠商能夠正視問題,在技術、體驗、信任等方面下真功夫,這個品類仍然可以在家庭娛樂生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畢竟那種在黑暗中與家人朋友共享大銀幕的溫馨體驗,是電視永遠無法完全替代的。任何產品,最終都要回歸用戶真實需求,靠營銷吹起來的泡沫,終究會破滅,只有真正解決用戶痛點的產品,才能走得長遠。
投影儀行業的這場“價值重構”,才剛剛開始。參考資料大眾新聞-大眾日報-2024-09-25:利潤暴跌95%,市值縮水90%,極米科技“跌落神壇”鞭牛士-2025-06-30:機構:618促銷期大跌,中國智能投影線上市場下滑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