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快被以色列揍到抬不起頭了,伊朗人還在自夸:軍火訂單接到手軟電子戰
作者: 小王 2025-06-29 15:17:53
閱讀(77)
都以色列揍到抬不起頭了,伊朗人還在自夸:軍火訂單接到手軟2025-06-2910:29·孤煙暮蟬近年來,尤其是在去年,伊朗加快了向世界各地出售和轉讓無人機的步伐,其中包括埃塞俄比亞、玻利維亞、委內瑞拉和西撒哈拉的波利薩里奧陣線。相信大家都知道,在6月爆發的這場以伊沖突中,伊朗被以色列揍得鼻青臉腫。
拋開革命衛隊總司令薩拉米、總參謀長巴蓋里等一眾軍方高層的接連遇刺不說,伊朗的核設施、導彈發射場等等,都被炸得千瘡百孔,而伊朗的防空網,同樣也被以色列戰機撕得稀碎。以色列的戰機像逛自家后院似的在伊朗上空盤旋,導彈想打哪兒打哪兒,伊朗的防空系統要么啞火,要么根本追不上目標。然而有意思的是,就在這副慘狀下,伊朗人居然還有心思吹噓自家的軍事裝備在全世界很搶手。日前,伊朗議員、伊斯蘭工程師協會秘書長,同時身兼“確定國家利益委員會”成員的雷扎·巴霍納爾,在接受“法爾斯”通訊社采訪時,針對以伊沖突發表了一番高談闊論。在談及伊朗軍事裝備在對抗以色列中的表現時,他是這么說的:“多年來,伊朗遭受制裁最嚴重、最持久的領域之一就是軍事和國防裝備。然而,感謝上帝,如今我們看到伊朗在導彈、無人機和其他國防裝備等領域的軍事實力已達到一定水平,許多國家正在排隊爭相購買這些軍事整備。當然,出于戰略原因和國家利益,伊朗有時不愿向某些國家出售?!卑突艏{爾的話里,其實有兩個關鍵信息:一是伊朗的軍事裝備“多年受制裁”,現在“熬出頭了”;二是“許多國家排隊買”。但稍微琢磨一下,這邏輯就站不住腳。一方面,“受制裁”確實是事實。美國帶著西方對伊朗的軍事制裁搞了幾十年,從武器禁運到技術封鎖,伊朗想進口先進裝備幾乎不可能。但“受制裁”和“裝備先進”之間,可沒有必然聯系。就像一個人被關在廚房里,天天研究怎么做菜,最后可能練出一手好廚藝,也可能只會炒糊鍋巴——伊朗的軍事裝備到底是“好廚藝”還是“糊鍋巴”,得看實際效果。另一方面,“許多國家排隊買”這事兒,得打個大問號。公開資料顯示,伊朗近年確實賣了不少無人機,買家包括埃塞俄比亞、玻利維亞、委內瑞拉,甚至是西撒哈拉的波利薩里奧陣線。但這些國家有個共同點:要么被西方制裁,要么本身軍事實力薄弱,要么身處沖突但選擇有限。換句話說,他們買伊朗武器,更多是“沒得選”,而不是“伊朗武器特別好”。舉個例子,埃塞俄比亞前幾年打內戰,需要無人機偵察和打擊,西方不賣,俄羅斯忙著打仗顧不上,伊朗的“沙赫德-136”無人機雖然技術不算頂尖,但便宜、能飛、能炸,自然成了“剛需”。至于波利薩里奧陣線這種地方武裝,能搞到武器就不錯了,哪還挑三揀四?巴霍納爾說伊朗武器“軍事實力達到一定水平”,但本輪以伊沖突的實戰表現,卻把這層遮羞布撕得干干凈凈。先說防空網。伊朗一直宣稱自己有“霍爾達德”“巴瓦爾-373”等防空系統,性能對標俄制S-300甚至S-400。但以色列的戰機和無人機一來,這些系統要么雷達根本沒探測到目標;要么導彈追不上高速目標;要么直接被電子戰壓制,成了一堆廢鐵。以色列戰機在伊朗上空如入無人之境,連美國五角大樓都評價:“伊朗的防空系統遭受了‘嚴重損傷’,短期內難以恢復?!痹倏磳?。伊朗號稱“導彈大國”,有“法塔赫”“流星”等系列彈道導彈,射程覆蓋中東。但本輪沖突中,伊朗發射的導彈大多打偏了——要么命中平民區,要么被以色列“鐵穹”“大衛彈弓”攔截,真正擊中以色列軍事目標的少之又少。至于無人機,伊朗確實出口了不少,但“沙赫德-136”這種自殺式無人機,本質上是“低成本消耗品”,技術門檻并不高。它的優勢是便宜、能掛載炸藥,但航程短、精度差,打固定目標還行,打移動目標基本靠“蒙”。在俄烏沖突中,俄羅斯用它炸烏克蘭的電力設施,效果不錯,但那是因為烏克蘭防空系統有限;要是拿到中東,面對以色列的“鐵穹”和電子戰,它的生存率能有多高?客觀來說,伊朗的軍事裝備確實在制裁下走出了一條“自主研發”的路,但這條路走得并不穩當。他們的導彈和無人機,更多是“能用”,而非“好用”;是“勉強滿足需求”,而非“引領技術潮流”。如果伊朗真的想讓武器“全球搶著買”,首先得讓它們在實戰中證明自己——畢竟,防空網被打穿的時候,吹得再響的“全球搶購”,聽起來都像笑話。至于那些排隊買伊朗武器的國家,或許該想想:買武器是為了保家衛國,不是為了給伊朗的“自夸”當背景板。等哪天伊朗的防空網能攔住以色列的戰機,導彈能精準命中軍事目標,那時候再搶著買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