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稀土談判未果,美尋求替代方案困難重重,美專家態度悲觀投資
作者: 小王 2025-07-01 22:51:44
閱讀(73)
稀土談判未果,美尋求替代方案困難重重,美專家態度悲觀2025-06-2610:53·城事知析據報道,中美近期稀土談判未達預期成果,美國在尋找替代供應源過程中面臨諸多難題,美專家對此態度悲觀。中國在全球稀土領域占據重要地位。數據顯示,中國稀土儲量占全球近49%,產量占比達69.2%,更關鍵的是,全球92%的稀土精煉產能由中國掌握。美國唯一的本土稀土礦——加州芒廷帕斯礦,其開采的原礦95%都要運到中國進行精煉。從2020年到2023年,美國70%的稀土產品需從中國進口,而在軍事領域,美國92%的重稀土依賴中國供應。特朗普(資料圖)美國為擺脫對中國稀土的依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效果不佳。美國政府投資近10億美元用于重建稀土供應鏈,然而其技術水平與中國差距明顯。例如,美國MPMaterials公司生產的稀土純度僅為99%,而中國能達到99.9999%。同時,美國嚴格的環保法規也制約了稀土產業的發展,芒廷帕斯礦就因廢水處理問題被法院限制產量,難以擴大生產規模。美國還試圖通過與其他國家合作來獲取稀土資源。特朗普政府組建了“礦產聯盟”,與澳大利亞、加拿大、蒙古等國展開合作,甚至與烏克蘭簽訂了稀土協議。但這些合作面臨諸多現實問題:蒙古作為內陸國,稀土運輸需經過中俄;越南雖有一定儲量,但稀土產業鏈依賴中國技術;澳大利亞的稀土加工項目因成本過高而停滯。目前,美國從這些國家進口的稀土僅占其總量的5%,根本無法動搖中國在稀土領域的主導地位。稀土短缺給美國多個行業帶來嚴重沖擊。在軍工領域,一架F-35戰斗機需要0.3噸稀土,一艘核潛艇需要4噸稀土。由于中國對軍工級稀土實施出口限制,美國軍工企業面臨停產風險。波音公司因釓元素短缺,生產線被迫停工;五角大樓的報告指出,如果中國全面禁運稀土,美國軍工企業的庫存只能維持60天,屆時F-35、核潛艇等高端武器將無法生產。稀土(資料圖)在民用領域,特斯拉的人形機器人“擎天柱”因鋱金屬供應中斷,量產時間一再推遲。此外,美國汽車行業也受到影響,多家汽車生產線因稀土短缺而停工。如果中美發生沖突,中國的稀土出口管制將成為“王牌”。中國已對7類中重稀土實施出口管制,軍用級稀土更是禁止出口。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專家巴斯卡蘭表示,中國抓住了美國在稀土領域“完全脆弱”的弱點。美國若想重建稀土供應鏈,不僅需要15年時間,還需投入1200億美元,這比《芯片法案》的預算還多一倍。中國在稀土領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鞏固自身優勢。中國推出“一批一證”的出口許可制度,要求出口商填寫最終用戶信息,有效堵住了美國通過第三方轉口的漏洞。同時,中國推動稀土期貨市場和人民幣結算,削弱了美元在稀土貿易中的主導地位,增強了自身的定價權。稀土礦(資料圖)面對上述情況,美國專家對稀土問題表現出極大的悲觀情緒。
新加坡礦產公司的克魯默認為,中國的稀土出口管制專門針對美國國防工業,且中國不會輕易放棄這一政策。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的報告指出,中國的稀土政策已成為決定美軍高端武器制造進度的關鍵因素。CNN更是直言,中國在稀土領域打出了“強有力”的牌,而特朗普政府幾乎毫無還手之力。美國專家普遍認為,在稀土博弈中,中國占據明顯優勢,美國處于被動地位。即使中美發生沖突,美國也沒有足夠的反制籌碼,在稀土領域“無牌可打”。這場稀土博弈,本質上是中美在核心利益和未來發展主導權上的較量。美國試圖通過“技術脫鉤”遏制中國發展,卻暴露了自身產業鏈的脆弱性。而中國憑借稀土這一“王牌”,在國際博弈中贏得了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