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頂新耀自研AI+mRNA平臺能否解鎖癌癥治療“黑科技”?腫瘤
作者: 小周 2025-07-03 23:52:40
閱讀(51)
【姚倩】BioNTech今年年初在《Nature》發表了題為:RNAneoantigenvaccinesprimelong-livedCD8+Tcellsinpancreaticcancer的文章,引發了學術界和制藥界的關注,該研究展示了mRNA新抗原疫苗在胰腺癌治療中的潛力,通過誘導長效、功能性的T細胞反應,有望為癌癥免疫治療帶來新希望。腫瘤的復發和轉移仍是臨床治療非常大的難題。在腫瘤免疫治療中,mRNA技術如何發揮作用,國內生物醫藥企業的自研mRNA平臺又取得了哪些突破性的進展?近日,云頂新耀首席執行官羅永慶接受了環球網記者的采訪。mRNA腫瘤疫苗預防腫瘤復發后轉移的原理是什么?據羅永慶介紹,mRNA技術通過特定編碼的mRNA序列,進入到細胞后,會通過抗原遞送細胞捕獲、刺激T細胞和B細胞,進而產生針對腫瘤細胞的特異性免疫反應。具體而言,CD8或CD4的T細胞分別會形成對腫瘤細胞的攻擊,包括產生抗體和細胞毒的毒素來攻擊腫瘤細胞。且能形成免疫記憶,一旦腫瘤復發,這些細胞能立即識別并再次發起攻擊,有效降低了腫瘤復發的風險。mRNA技術的突出優勢在于將藥物開發從“分子篩選”轉變為“信息設計”,將人體自身變成了一個生產蛋白藥物的智能工廠。此外,mRNA技術集合了軟件式平臺、通用型生產平臺的優勢,具備覆蓋從腫瘤到自免、代謝性疾病、傳染病、罕見病等多種難治性疾病的藥物開發能力。盡管mRNA技術具有突出優勢,但遞送系統是mRNA技術的一大壁壘。據環球網記者了解,體外合成的mRNA如果直接進入人體,極易被降解。除了降解以外,mRNA分子自身的一些副作用需要通過修飾堿基,還有加帽、加尾技術等去降低副作用。如何將帶負電的生物大分子遞送進入細胞內是需要考慮的問題,所以遞送系統是非常關鍵的一個因素。國內生物醫藥企業在遞送技術方面實現了突破。據介紹,云頂新耀已建立并持續優化自主的LNP(脂質納米顆粒)遞送技術平臺,特別是在可電離脂質和隱形脂質方面都有專利布局。此外,在mRNA技術的核心環節——抗原序列設計上,云頂新耀自研的第三代AImRNA序列算法可篩選出高表達的mRNA序列。AI技術賦能的第三代算法模型實現了靶蛋白表達水平大幅提升。基于AI+mRNA平臺,云頂新耀正在推進mRNA腫瘤藥物研發。其中,EVM16是云頂新耀首個進入臨床階段的個性化mRNA腫瘤疫苗。該產品的IIT研究已于2025年3月完成首例患者給藥。EVM14是一款通用型現貨腫瘤治療性疫苗,靶向5種腫瘤相關抗原,擬用于鱗狀細胞癌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