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死局難破:亡教還是亡國?最高領導人哈梅內伊陷入兩難經濟
作者: 小李 2025-06-24 05:45:22
閱讀(55)
死局難破:亡教還是亡國?最高領導人哈梅內伊陷入兩難2025-06-2319:40·說宇宙伊朗真的走到了"要么亡教,要么亡國"的絕境嗎?86歲的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執掌伊朗36年后,現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對外,與以色列的較量屢屢受挫;對內,各派勢力明爭暗斗不斷。這個曾經在中東呼風喚雨的什葉派大國,為什么會陷入如此尷尬的局面?說白了,這不是簡單的外敵入侵,而是內部權力結構出了大問題。當軍閥、教閥、財閥三足鼎立時,平衡被打破,危機就不可避免了。霍梅尼留下的政治遺產要理解伊朗今天的困境,得先搞清楚霍梅尼當年設計的這套制度。1979年伊斯蘭革命成功后,霍梅尼創立了一個很特殊的政治體制:法基赫監護制。這套制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就是平衡。霍梅尼這個人,你可以不喜歡他的政治立場,但不能否認他的政治智慧。他深知,要維持一個復雜社會的穩定,必須在各種力量之間保持微妙的平衡:宗教勢力和世俗力量要平衡,軍隊和文官系統要平衡,中央和地方要平衡。在霍梅尼時代,伊朗確實做到了這種平衡。雖然經歷了8年兩伊戰爭,國家經濟受到重創,但政治結構相對穩定?;裘纺岜救穗m然是最高宗教領袖,但他并不完全被宗教教條束縛,該務實的時候還是很務實的。1988年,霍梅尼甚至公開表示:"為了伊斯蘭政府的利益,可以暫停履行某些宗教義務。"這話在宗教保守派看來簡直是異端,但霍梅尼就敢這么說,因為他明白國家利益高于一切。哈梅內伊的權術游戲1989年霍梅尼去世后,哈梅內伊接班。這個接班過程本身就很有意思。按照什葉派的傳統,最高宗教領袖必須是"大阿亞圖拉",也就是宗教學問最高的那一級。但哈梅內伊當時連這個資格都沒有,只是一個"霍賈特伊斯蘭",比大阿亞圖拉低了兩個級別。為了讓哈梅內伊順利接班,霍梅尼在臨終前還專門修改了憲法,降低了宗教資格要求。這件事本身就說明,霍梅尼選擇哈梅內伊不是因為他的宗教學問,而是因為他的政治能力。哈梅內伊上臺后,確實展現了高超的權術水平。他先是和當時的總統拉夫桑賈尼聯手,清洗了霍梅尼的舊部。1995年,霍梅尼的兒子艾哈邁德·霍梅尼神秘死亡,霍梅尼家族的政治影響力從此一蹶不振。接著,哈梅內伊又對拉夫桑賈尼下手,架空了這個曾經的盟友。到了2000年代,哈梅內伊基本上清除了所有可能威脅到自己地位的政治力量,成為了伊朗真正的"太上皇"。
革命衛隊的崛起與失控哈梅內伊執政期間做的一個關鍵決定,就是大力扶持伊斯蘭革命衛隊。這支武裝力量原本是霍梅尼為了平衡傳統軍隊而建立的,但在哈梅內伊手里,革命衛隊的地位和實力都大幅提升。最重要的變化是,哈梅內伊允許革命衛隊經商。這個決定的后果是災難性的。革命衛隊很快建立了龐大的商業帝國,從建筑工程到石油貿易,從電信服務到金融業務,幾乎無所不包。據估計,革命衛隊控制的經濟份額占到伊朗GDP的三分之一以上。蘇萊曼尼領導的圣城旅就是在這個背景下崛起的。作為革命衛隊的精銳部隊,圣城旅不僅在軍事上實力強勁,在經濟上也是一個龐大的利益集團。他們通過在敘利亞、伊拉克、黎巴嫩等地的軍事行動,獲取了巨額的經濟利益。問題是,當軍事集團變成利益集團后,他們的行為邏輯就發生了根本變化。原本的"圣戰"變成了"生意",對外軍事行動的目的不再是單純的政治或宗教目標,而是要維持和擴大既得利益。經濟崩潰與社會撕裂伊朗經濟的惡化程度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官方數據顯示,2024年伊朗的通脹率超過40%,里亞爾對美元匯率在一年內貶值了近50%。普通伊朗人的月收入約合150-200美元,但基本生活費用卻在快速上漲。更嚴重的是貧富分化。在德黑蘭北部的富人區,一頓飯可能要花費相當于普通工人幾天的工資。而在南部的貧民區,很多家庭連基本的生活用品都買不起。這種極端的貧富差距,為社會動蕩埋下了火種。2019年和2022年的兩次大規??棺h活動,實際上都是經濟不滿的爆發。雖然政府成功鎮壓了抗議,但社會矛盾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年輕人失業率居高不下,中產階級大量移民海外,整個社會彌漫著絕望和憤怒的情緒。地緣政治的多重壓力在國際層面,伊朗面臨的壓力也在不斷加大。美國的制裁雖然不是致命的,但確實對伊朗經濟造成了嚴重沖擊。特別是在金融領域,伊朗基本上被排除在國際金融體系之外,這極大地限制了其對外貿易能力。與以色列的對抗更是讓伊朗付出了巨大代價。從2024年開始的一系列軍事沖突中,伊朗損失了包括蘇萊曼尼在內的多名高級軍官,代理人網絡也受到重創。哈馬斯在加沙的失敗、真主黨在黎巴嫩的困境,都讓伊朗的"抵抗軸心"戰略面臨嚴重挑戰。更要命的是,伊朗在這些沖突中暴露出了嚴重的情報安全問題。以色列能夠精準打擊伊朗的重要目標,說明伊朗內部存在嚴重的情報泄露。這種泄露很可能來自對現政權不滿的世俗派精英,他們通過向外國情報機構提供信息來表達政治不滿。權力繼承的不確定性86歲的哈梅內伊已經到了權力交接的關鍵時刻,但繼承問題卻充滿了不確定性。他的次子莫杰塔巴·哈梅內伊被普遍認為是接班人選,但這種世襲制的安排在伊朗國內引起了很大爭議。什葉派的宗教傳統并不支持世襲制,而且莫杰塔巴缺乏足夠的宗教資歷和政治威望。如果強行推行世襲繼承,很可能引發宗教保守派和世俗改革派的聯合反對。同時,革命衛隊內部也存在不同的派系和利益集團。蘇萊曼尼死后,圣城旅的影響力有所下降,但其他軍事集團的力量在上升。這些集團會支持哪個繼承人選,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誰能更好地保護他們的既得利益。出路在哪里伊朗要想走出目前的困境,需要進行根本性的政治和經濟改革。但這種改革的難度極大,因為既得利益集團不會輕易放棄自己的特權。從經濟角度看,伊朗需要減少對石油出口的依賴,發展多元化經濟。但這需要大量的外國投資和技術轉讓,而目前的政治環境很難吸引這些資源。從政治角度看,伊朗需要在宗教保守派、軍事集團和世俗改革派之間重建平衡。但哈梅內伊長期的集權統治已經破壞了這種平衡機制,短期內很難恢復。最現實的選擇可能是漸進式改革:逐步開放政治空間,允許不同派別參與決策;減少革命衛隊的經濟特權,讓市場發揮更大作用;在外交上采取更加務實的態度,改善與國際社會的關系。但即使是這種漸進式改革,也需要強有力的政治領導和社會共識。在目前高度撕裂的政治環境下,這種共識很難形成。伊朗確實面臨著"要么亡教,要么亡國"的嚴峻選擇,而答案可能就在未來幾年的政治博弈中揭曉。#發優質內容享分成#